看起来混不吝的“自闭症之父”不是一个乐观的人。“我是很消极、很宿命论的。事情它该哪样了就会哪样。”但他又有很强的戏剧性,喜欢给宿命的外表装点各色光芒。
蔡春猪(图/姜晓明)
原标题:蔡春猪的宿命论
看起来混不吝的 自闭症之父 不是一个乐观的人。 我是很消极、很宿命论的。事情它该哪样了就会哪样。 但他又有很强的戏剧性,喜欢给宿命的外表装点各色光芒,如他特别喜欢的电影台词 没有装饰过的生活没有价值
作者:本刊记者 刘珏欣 发自北京
自闭症之父 蔡春猪不大在微博上多提儿子喜禾了。
因为总会有人冲上来说一些崇高空洞的大词,比如 父爱如山 、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 (对此蔡春猪叉着双臂抖一抖, 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或者 不要放弃他 。对最后这句蔡春猪很疑惑: 什么叫放弃?把他往街上一扔?还是掐死他?你要平平常常劝我说 你别打他 ,那我就能 好,听你的 。 放弃 就是大、空,我承受不了。
快三年前,两岁的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晚上睡不着觉的蔡春猪,清空了以前满是讽刺话和黄段子的微博,把名字从 中戏女生有毒 改为 爸爸爱喜禾 ,用写笑话的方式一条条写儿子得了自闭症的故事。
在从不缺乏悲惨故事的微博世界里,蔡春猪的微博走红了。大概因为同时好笑和悲伤,更显乐观、励志和感人,尽管他不大喜欢后面这几个词。他有了15万粉丝,出了《爸爸爱喜禾》和《爸爸爱喜禾 十万个是什么》。
3年后,问起心态的变化,他说: 更悲观了。你了解得越多,就越来越知道,人的能力多么有限。
一个小概率事件就把你打回无产阶级
40岁的蔡春猪从没计划过他的人生走向。
职高毕业,他晃来北京在北大旁听。在网上写小说,流传甚广。偶然在书店看到一本时尚杂志招人,就拿着一两个月前发表的小作品上门,成了那里的文化编辑。许多年后,他还是会被人惊讶地打量一下问:你在时尚杂志干什么?他一般回答: 时装编辑,主要研究丁字裤。
他在电视节目《东方夜谭》里给刘仪伟当副主持,穿得邋里邋遢,讲口齿不清的湖南普通话,总装傻充愣,某些瞬间又露出大智若愚的样子,惹得观众纷纷发帖夸赞。刚有了点名气,节目停播了。
他给杂志写稿时以拖稿著称,到时间交不出了会关掉手机躲编辑。 人家来敲门,我会假装离家出走了,就这样,很不靠谱的一个人。 他自己说。
因为租房老搬家,没有好书架,他一冲动想买房。怀里揣着一个月工资,又找朋友借了几万块钱,赶上了的低点。
我很少有非要怎么不可的意思,这不是性格随和,这其实是很消极的。我也没有非不要什么的意思。不管要还是不要,都是一种选择,背后都是主动、积极、有自信、有担当的,我恰好是他们的反面。
该结婚时他结婚了。孩子出现在老婆肚子里,就生下来了。
直到喜禾两岁,仍不会说话,没叫过爸爸妈妈,不跟小朋友玩,也不玩玩具。打针和摔倒从来不哭。喜欢撕纸吃掉。爸爸带他散步时故意躲起来逗他玩,他也不会回头看一眼。
医院确诊喜禾为自闭症。这是先天疾病,医学上至今病因不明,也没有治疗方法。蔡春猪和老婆坐在回家的车里轮流大哭。
多年好友胡淑芬接到了他的电话。 他说的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将来的人生可能会改变了,不能再去为理想做事情了。这个话特别刺痛我。 胡淑芬在一次电视节目里回忆。坐在旁边的蔡春猪一如既往地躲避这种快要动感情的场面,迅速插入一句笑话: 理想不是一个女孩。 全场笑一笑,气氛往轻松的方向回拉一点。胡淑芬接着说: 我们也不是说有多大的理想,可能最大的理想就是过一种比较任性的生活。
喜禾妈妈辞职回家照顾儿子。蔡春猪写: 有时觉得自己很可悲,在北京混了20年,房子车子都混上了,也算是个边缘中产。没高兴几天,一个小概率事件就把你打回无产阶级去了。
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好
当年的不靠谱青年现在必须有极大的耐心。有段时间,喜禾喜欢学公鸡叫,蔡春猪便天天跟儿子用 喔喔喔 对谈,声调高低变换,因为儿子不认别的交流方式。有段时间,喜禾爱咬人,有时突然就一口,有时好像要吻爸爸,让蔡春猪心头刚有点甜,又立马被剧痛覆盖掉,而且根据自闭症康复机构传达的教育理论,被咬时再疼也得装作若无其事,因为不能让孩子从对方的反应中发现乐趣。
所有自闭症家长都宁可孩子是一个唐氏儿。唐氏具备社会性,还是普通人,只是智力不够,思路跟我们是一个轨道的, 蔡春猪说: 我儿子跟我们完全不是一个星球的。
蔡春猪不喜欢别人把他和责任心或担当联系在一起。 不是说我生了他就应该尽这个责任,而是说他这么可爱,我愿意为他做这些事情。我爱人挺好的,我愿意为她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责任心放在前面。
一天,一个画家跑来找蔡春猪,跟他强调一个观点:喜禾是有希望的,他会跟大家一样好,只要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方法是什么?就是 很爱很爱他。 讲起这句时,蔡春猪的语气像在演琼瑶剧。
我不喜欢心灵鸡汤这套,觉得很假,说了跟没说一样,又没有力量,像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蔡春猪模仿起拿着颁奖词念诵的样子。 我喜欢听到人家说,蔡春猪这个人挺逗的。你买他书没有?赶紧去买一箱。或者挺讨厌的,但是还是想买他书。
他又严肃一点说: 中国上上下下的语境都很虚假。你看电视新闻的说话方式就很虚假,到了老百姓说话,也是很空洞,很煽情。这是一脉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本质都是虚假夸大,不是真实、有分寸的表达,哪怕他们表达的时候是真诚的。
他的玩笑包罗万象,有时也不避讳刻薄残忍。其他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评论: 他的玩笑属于典型的自我刺激。
看起来浑不吝的蔡春猪其实不是乐观的人。 我是很消极、很宿命论的。事情它该哪样了就会哪样。小时候老家的巫教对我影响很大。比如我不支持环保,绝对不会站出来喊保护长江、保护黄河、保护白鳍豚、保护京剧。它要消亡就会消亡。你看到河被污染了,你看到物种灭绝了,你觉得是人干的,你站到更远的角度看,人只是一个工具,在执行这个命运而已。
他带喜禾过马路看到一条小狗,说: 这是一条被压扁的小狗。 他想象小狗的命运故事,告诉妻子,妻子说: 你怎么可以跟儿子说这些? 蔡春猪写道: 妻子觉得太残酷了吧,我也可以把小狗的故事编得很温情,相比温情,我更喜欢真实。我有义务让儿子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美好。虽然它不美好,但我们还得热爱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对于喜禾这个好名字,蔡春猪有些舍不得
最近一件让蔡春猪特别开心的事是,前一天喜禾在客厅玩,突然急忙跑开,蔡春猪以为他要去厨房吃东西,就拦住他不让走,他着急地推开爸爸,自己跑到马桶边脱裤子上厕所了。 很开心,他这种表现很少的。
最近一件让蔡春猪特别感动的事是,他看到天文学家拍到一张照片,天空中一个微小的闪光点,是宇宙大爆炸时代的恒星的光芒,那时候还没有太阳系。 它已经死掉了,一直在死,光一直在旅行,我们现在才看到。感动得我唏里哗啦。我在生活中动感情的全是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也在反思自己,说到崇高和动感情,那么逃避。
许多人劝他要第二个孩子。他想了很多。他怕第二个孩子懂事后会怀疑,你们把我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哥哥吗?或者,这个孩子长大后找男女朋友,人家发现有这样一个哥哥,怎么办? 我得替这个孩子考虑。
蔡春猪一直抵触给喜禾办残疾证。虽然有了残疾证每月会有补贴,还有许多方便,但他接受不了这么小一个孩子拿着残疾证。他还想,万一将来喜禾好了呢?现在,他决定去办一个了。 我想通了,实事求是,这就是这几年的改变,你得承认现实。
他已经给喜禾改了名字,因为不愿高曝光率打扰到喜禾。尽管对于喜禾这个好名字,蔡春猪有些舍不得。
他特别喜欢电影《大鱼》里的一句台词: 没有装饰过的生活没有价值。 电影拍的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经常给儿子讲自己当年的奇遇,遇到一条大鱼和很多奇形怪状的人。儿子很烦这些,觉得他全是瞎编。直到父亲葬礼,他真的看到了那些人的原型。 我觉得自己跟那个父亲很像,讲事情喜欢渲染一点,经常开玩笑,说的话真真假假。就像周作人说,身上有很强的戏剧性,很多人都有。 蔡春猪说。
听起来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相比那个没有老虎的残忍现实,大部分人都更愿意看到那个有老虎的奇幻故事。
为什么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父爱被重新提了出来,或者被单独提出来,而不是跟母爱并列?难道父爱比母爱重要,或者父亲天然应该对孩子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应该不是这样。一般来说,要成就一个孩子,需要父母双方的智慧,反过来说,要 坏 掉一个孩子,只要父母一方发挥一些不良影响就够了。所以,父爱和母爱同样重要。
在过去的年代,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跟父权一样大。鲁迅只写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怎样做母亲似乎不是问题。那时,对孩子的日常管理,对孩子有明显影响的重要事件,孩子关键时刻的人生选择,都由父亲决断。今天早已男女平权,某些母亲对孩子有控制欲,也不认为是过分的事情。
当然,在家庭教育上,父亲主导还是母亲主导,都不是问题。事实上也并非一定要由一方作为主导。父母都不主导,而是顺其自然、润物无声、言传身教,也足够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谈父爱?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一半以上的父亲在外奔走谋生。另外一部分父亲虽不在外地,但为了工作,不回家吃晚饭或者吃完饭也不回家,许多家庭处于 完整的缺损 中。不少人未必觉得这是问题,甚至以为是社会繁荣的象征,但这不是正常现象。也许社会再进步,会使亲人更多地和亲人在一起。
就这样,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 的问题又回来了。
但我们并非讨论缺失的爱。爱是伟大而神奇的,可以补足父亲不在家的缺憾。让孩子感觉到一个令他骄傲的父亲在外努力工作,并且是爱他的,比一个醉汉每天回家胡言乱语可能还好一点,甚至比专横的和溺爱的父亲守着孩子要好。
100年前也是一个社会转型期,那批天才很多是由母亲培养的。、鲁迅等对社会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都深情缅怀母亲,留下足以流传后世的著名的文字,但他们都没有写过 我们如何做母亲 ,而只是记住了母亲的爱。
到底怎样做父亲?谁都可以训练成好父亲吗?这一点差不多已经被误会了。有一类父母,每天在孩子面前只做这么几件事:讲社会和单位的丑恶和不公,情不自禁地怨自己 没出息 ,佩服和羡慕其中强势的一方;拿着遥控板寻找恶俗不堪的电视节目,发表不靠谱的议论;要不就是双双争抢麻将席位,当孩子凑过来看电视观麻将时,一巴掌甩过去,丝毫不考虑自己看电视和打麻将对孩子的感染力。最后,感叹孩子怎么没有长成希望中的天才。
当我们讨论如何做父亲的时候,要注意到,一般的家庭教育很难是民主主导的,通常由最自以为是的一方主导。而男人们特别不乏自以为是,或者特别有理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以另说,但不需要选举就可以获得的权威角色,父亲是一个。所以,即便总体看来今天的 男人指数 也许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好,也有人感叹 到处都是小男人 ,但是,男人们却也是勇于做父亲的。
父爱的前提是有爱,没有爱是不行的,但仅有爱是不够的。
全民奶爸林志颖在《爸爸去哪儿》中对4岁儿子Kimi表现出无尽的耐心;演员刘烨感叹, 如果我有所改变,那是爱情结晶的缘故 ;轻度自闭的郑渊洁在儿子18岁前,几乎拿出写作之外的全部时间和儿子玩;学者周濂做父亲刚满9个月,可 现在在路上看到四五岁的小女孩,直到二十多岁的姑娘,我都会想象布谷长大会是什么样子。我会在别人的眉目之间,寻找布谷的痕迹 。
每个人都按自己理想的方式爱孩子。有人对自己感到满意,希望孩子长成自己。有人觉得自己人生失败,就想按照否定自己的方式要求孩子。还有一种爱叫溺爱,它以 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 为特征,包括用爱要挟孩子做不正确的事。百度百科在注释这个词时加了一个括号,注明 通常是母亲 这样庇护孩子。如果这是真的,那父爱的责任就更重了。
得知儿子喜禾被确诊自闭症时, 自闭症之父 蔡春猪告诉好友:我将来的人生可能会改变了,不能再去为理想做事情了。3年过去,身边朋友劝他要第二个孩子,他的回答是,怕第二个孩子懂事后会怀疑,你们把我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哥哥吗?或者当孩子长大后找男女朋友,人家发现有这样一个哥哥,怎么办?
在爱中,每个人都表现了自己的器局。爱可以是浅薄、粗俗甚至粗暴、专横、自私的。有时看上去很像在爱别人,其实是在刻骨地爱自己。父爱,也难免被父亲们搞成这样。父亲首先要是一个男人,才可以谈父爱。所谓男子汉,不仅是一种气概,更是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伟大的父爱出自伟大的男人。一个时代没有伟大的男人便没有伟大的父亲,更没有伟大的父爱。在这个意义上,父爱是一种时代精神。
父爱应该是博大的, 仁者爱人 。当一个父亲万事刻薄,不肯把爱施与无关的人,这样的父爱是受局限甚至可疑的。父爱既是亲子之爱,也应该在仁爱的天空下与爱人共存。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个时代的父亲和父爱及格吗?
至少看上去今天父爱燎原。父爱已经成为公共话题,我们在公共传播上看别人怎样做父亲,看明星表现父爱。大众也就从这样的文化传播中传习做父亲的本事。不过,我们相信这只是一种文化设置。用国外的某一种观点来评价,中国的亲子之爱更容易流于自私,或者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人们往往忘记了,孩子还没有独立意志,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孩子,更是独立的人,而公共传播很容易出现把孩子当私有财产来秀,把孩子的乖巧伶俐当成一种取悦成年人的工具。
孩子是透过成年世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不正确的评价很容易让孩子迷失。鼓励孩子向成年人展示,应该考虑是否有利孩子的心智。如果爱不以自私为目的,那么,父母之爱尤其应该是利他的,即有利于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成长的、启发孩子心智的关爱。也许有一天,国家会立法规定公共娱乐中如何保护孩子。
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父亲,应该有怎样的父爱?如前所述,在今天的社会,父亲和母亲、父爱和母爱对孩子的影响不应有绝对的分工,分工的原则应该是家庭的具体情况。严父慈母一词在今天写作严母慈父也无妨。如果父亲不能做孩子的钢材,那就做润滑剂也行,如果 父不父 ,就应该绝对放权给孩子的母亲。
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每一个父母每天都在犯错误。孩子原本是有无限可能的,但我们竭尽全力也不可能找到,并且每天都找到最好的那一种。任何一种教育都潜藏着风险,无论你是一个多么智慧的人,把智慧全部投入到对孩子的关爱中,都是不够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爱,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而做好爱孩子这个角色,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成功,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