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加强实践研究 地震预报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6-08-10 16:43:40 来源:济宁新闻网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唐山大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地震灾害的不预见性有很大的关系。而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地震的发生也已经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预报。据统计,近几十年来,我国共有30多次不同程度的短临预报成功案例。有的向公众公开发布,有的把握较低的则通知当地政府,由政府采取减灾准备。

原标题:专家:加强实践研究 地震预报工作任重而道远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唐山大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地震灾害的不预见性有很大的关系。而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地震的发生也已经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预报。据统计,近几十年来,我国共有30多次不同程度的短临预报成功案例。有的向公众公开发布,有的把握较低的则通知当地政府,由政府采取减灾准备。

我国地震多发,灾难深重是我国将地震预测预报作为国家行动的背景。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三年发生两次7级以上地震。在占全球陆地总面积7%的国土上,发生了占全球35%的7级以上大陆地震。有记载以来全球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8次,其中4次发生在我国。1556年陕西华县8.3级地震造成83万人死亡,为世界之最。

今年1至4月,我国先后发生黑龙江林口6.4级深源地震,安多5.3级和新疆轮台5.3级,青海门源6.4级和新疆新源5.0级等4次浅源地震,共5次5级以上地震。

因此,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地震预报还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我们目前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短期和临震预报,这就是地震预报的现状。

关于这一话题,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王兰民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王兰民:地震预报目前仍然处于科学探索阶段,这也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但是我国通过近50年的科学研究与地震预报的实践,已经形成了长、中、短、临逐步渐进式的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从长期预报的角度来讲,目前地震预报的准确性比较高,对7级以上地震长期预报的对应率在80%以上,长期预报的结果可以作为城乡建设工程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的依据,所以我国的抗震设防确定的标准是可靠的。中期预报有一定的难度,中期预报结果可以作为政府和社会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及防震减灾重点布局的科学依据。短期和临阵预报目前还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做出五种程度的预报,难度非常大。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短临预报方面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都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做出一定程度的短期或者临震的预报。

经济之声:除了预报,对于地震这种灾害,应该如何应对。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城镇化建设中,房屋的防震抗震能力是否也需要加强,在应对地震灾害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哪些准备?

王兰民:我国新型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口、财富和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区高度集中,城市的地震灾害的风险也相对的大幅增加,所以做好城市的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对于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方面,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使得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都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要求。第二,要对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工程、生命线工程加强抗震设防,要在科学确定设防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抗震设计建设和施工,防止在地震发生之后出现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爆炸、水灾等次生灾害。第三,我们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的社会公众都能够掌握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

经济之声: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2秒,地震死亡人数将减少25%;预警时间5秒,则能减少80%的死亡人数。地震预测的重要性在于防止地震灾害的影响继续扩大。在未来,我国在地震预报方面,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增强地震预报能力?

王兰民: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地震预报是在地震事件发生之前对地震可能发生的地点、震级大小和发震时间来进行预测。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破坏波以及地震波传播和电信号传播的时间差来进行预警。比如A城市发生了一个强震,在这个地震发生之后,地震波传播到B城市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它的电磁信号的传播是非常快的,利用电磁信号和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来预测这个地震波到达B城市的时间和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从而帮助B城市的社会公众紧急避险,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