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2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规划》提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在2020年便可初步摆脱雾霾的困扰,迎来“绿色时代”。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规划发布 2020年告别雾霾
导语:12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规划》提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在2020年便可初步摆脱雾霾的困扰,迎来“绿色时代”。
治理环境污染。资料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公布环境保护刚性要求
现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规划指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
大气污染严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空气污染最重的区域,pM2.5污染已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是京津冀地区首要污染物。
水环境状况堪忧。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永定河、滦河、大清河等部分河段水质呈V—劣V类。
地下水超采严重。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属严重缺水地区,河北省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河流长期断流,重要湿地逐步萎缩。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2014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11.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中河北省高达88.6%。
《规划》增加环境保护刚性约束
规划划定了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限,将逐步增加生态空间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
空气质量底线。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水环境质量底线。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3%。
资源消耗上限。2015年~2020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实现负增长。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6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退减率达到75%以上。
推进环境改善重点工程
规划提出实施国土生态整治、清洁水、大气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工程,将治理需求切实转换为工程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污染源综合防治。2016年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2016年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2017年年底前,京津塘电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
防治机动车污染。2015年年底前,京津冀全范围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到2017年,全部淘汰京津冀地区的黄标车。
发改委:突出协同发展主线实施重点工程保护环境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划突出了协同发展主线,提出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突出了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约束,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限;突出了重点工程带动,提出实施国土生态整治、清洁水、大气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工程。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如提出要建立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结合当前改革形势,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
在生态保护方面,《规划》将京津冀分为京津保地区、坝上草原生态防护区、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区、低平原生态修复区、沿海生态防护区五个区域,并按照不同区域特色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发改委农村经济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提出了三条制度建设要求。一是设定生态系统红线;二是建立健全京津冀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包括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
新闻相关:
多法律法规保障大气环境治理
2015年8月29日新《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布,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防治范围、防治对象、监管力度、惩罚力度上均较2000年修改版本严格。同时,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是继新《环保法》后的又一重要出台文件。
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11月16日公布报告《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称,通过对比74个城市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发现,中国大气防治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特别是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因为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人员意识较高,空气质量管理能力遥遥领先其他城市,东北、中部与西南城市群的整体能力水平还不足。该报告认为,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与地方政府签订责任状、约谈地方负责官员,这三条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新华网、中国园林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投资资讯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