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打造“全域旅游”让天南地北的游客多留几天

2016-08-03 07:19:32 来源:济宁新闻网

母亲文化节暨丙申年纪念孟子、孟母(资料图)

去年,我市旅游社会总收入528.3亿元,然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游客在济滞留时间平均不到2.3天的尴尬。在全市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大会上,我市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在此背景下,记者采访到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通过一项项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我市将从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三方面实现突破。

做强“圣地人家”“运河人家”“水浒人家”“湖上船家”品牌

到2018年,我市将全面构建“处处都是风景、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全域旅游大格局的目标引发市民热烈讨论。既然要处处是风景,仅靠老祖宗留下的宫殿、寺庙显然不够,进一步开发旅游新业态才是“补缺”的关键举措。据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分管市场的调研员杨绪东介绍,我市将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扩大旅游资源“类别”,尽可能留住更多游客。“在推进研学旅游方面,到2018年将命名100家特色研学基地。具体举措是依托曲阜孔子研究院,筹建济宁孔子研学院,为济宁研学旅行提供学术支持。同时,强化载体平台建设,整合社会各类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资源,提升完善研学旅游基地;发挥曲阜、邹城优惠政策引领作用,开发教师学生修学旅游市场。”杨绪东介绍道。“此外,这两年新兴的乡村旅游也将得到提升。实现县域乡村旅游连区成片,至少打造出1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做大做强“邹东深呼吸”等乡村游品牌。做大做强“圣地人家”“运河人家”“水浒人家”“湖上船家”等乡村旅游品牌经营户。争取每个县(市、区)建成1至2处集中连片发展的乡村旅游区,规范、稳定的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1000户、1万人以上。”

打造“东方圣地”“儒风运河”“水浒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

品牌对于一座文化旅游强市来说,光有引人入胜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做好大到交通、营销策划,小到厕所、WiFi等配套工作,才能实现客流源源不断,例如台儿庄古城“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据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分管规划和信息中心的副调研员张兴春介绍,健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提升济宁城市形象这两大举措,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我市将构建旅游大交通格局,开通重点景区之间互通互达的旅游专线,假日期间开通通往乡村旅游景点的城乡公交,与城际公交达成零换乘。例如,在滨湖路至南阳湖段设置渡口等旅游交通标识,城区至微山湖开辟城区水系、游船航运线路等。推进厕所革命,完成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的286座公厕环保式改造。”张兴春说。

在智慧旅游方面,我市将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环保、通信、气象等部门沟通,推进涉旅数据共享,争取每个县(市、区)创建1至2个智慧旅游示范村。而在城市形象提升方面,我市将提高“文化济宁”品牌知名度方面,在济徐、济广等高速公路设置广告牌10块,在上海虹桥机场、郑州高铁站设置LED广告;创新营销模式方面,拍摄创作体现济宁旅游主题的影视剧、微电影、歌曲,制作城市文化旅游对外宣传品;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任城、曲阜、梁山等分别围绕“东方圣地”“儒风运河”“水浒故里”品牌,在全省率先建成三大文化旅游品牌目的地。

充实“文化济宁金牌导游”队伍,赴日本、意大利等地开展精准培训

近些年,“几个导游毁了一座丽江”“几个大虾吓跑了青岛游客”的例子还历历在目,规范旅游市场监管便显得尤其重要。据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分管市场监管的副主任郑庆军介绍,做好旅游市场监管,“软硬皆施”十分重要。“在成立全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小组的前提下,2016年年底前,曲阜市、梁山县、微山县和太白湖新区等县(市、区)探索组建旅游警察队伍,同时联合开展4次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和旅游暗访检查。”郑庆军说。

近两年,我市按季度公布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收效显著。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开展多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和旅游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景区、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安全设施及有关服务。同时,建立起导游分会、旅行社分会等完备的旅游行业协会体系,举办或承办2至3个大型旅游节庆、会展、行业大赛等活动,并探索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和酒店、旅行社、景区服务等级评定活动。

而在导游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力争到2018年“文化济宁金牌导游”达到75人。同时,开展乡村旅游培训,组织重点示范村村干部、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有发展旅游需求的贫困户赴国内及日本、韩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台湾等乡村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精准培训。

济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