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画像王羲之《游目帖》中提到左思《三都赋》
想说一说魏晋时期的大文学家左思。史书上说他“貌寝口讷”。貌寝,就是相貌丑陋的意思。口讷,不善说话。古书上有“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说法,说明“讷口少言”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们的祖先历来反对那种夸夸其谈的人,孔子就说过,他很看不起“巧言令色”的人,并以此为耻。毛泽东为自己的女儿取名,一为李敏,一为李讷,实际上也支持了这种观点。
左思容貌丑陋,这在特别重视男人外貌的魏晋时期,对他造成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与潘岳“掷果满车”的艳遇相反,左思年轻时也曾盛装出游,结果被一群老太太包围,“齐共乱唾之”,搞得狼狈不堪。这简直是一场噩梦!对他以后的人生走向影响是很大的。据说他的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以闲居为事”,恐怕也与此有关吧。因为貌丑而造成的自卑,在人的心理深层是挥之不去的。即便强势如曹操,当匈奴使节来参拜他时,他也认为自己长得太矮小,“不足雄远国”,就叫了一个美男子崔琰来假扮自己。这说明一个人的外貌对心理取向的形成影响有多么大。当然,人是非常复杂的,这种由外貌造成的自卑有时也可能畸变为疯狂。典型者如唐朝的卢杞,他是个蓝面人,“人皆鬼视之”。成年后变得极为凶残阴险,连功勋卓著的郭子仪见了都害怕。有次郭子仪生病,满朝文武相继探望,他的家眷亲戚都在一旁招待。唯有卢杞来时,子仪急令家人回避。卢杞走后,家人问其故,子仪说,卢杞“貌寝心险”,你们见了他一定会忍不住发笑,他的报复心极强,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应该说,卢杞这种情况还是极少数,远不如为中华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貌寝者”为数众多,随手举几个例子:写《方言》的扬雄、“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大书法家欧阳询、“前不见古人”的陈子昂、“二王八司马”中的王伾、茶圣陆羽、天才诗人李贺、花间词派的领袖温庭筠、与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合称“吴中四杰”的徐祯卿、还有抗清英雄史可法,等等。当然还有本文的主人公左思。他们都是伟大的“丑男”。
左思小时候,学过书法练过琴,结果都没有学好。他的父亲常常对别人说,我儿子的才智不及我小时候。这句话对左思刺激很大,从此他发愤读书,终成大器。看来,左思的天分可能并不是很高,伟大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勤奋。他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谨,写《齐都赋》就足足用了一年时间。然后开始筹划写《三都赋》,所谓三都,就是三国时代的魏都、吴都和蜀都。左思以十分认真的态度进行创作,在写《三都赋》的漫长岁月中,他家里触目可见的是纸和笔,床头、饭桌甚至厕所都是如此,也就是说,他动用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写作,连睡觉、吃饭、大小便都不放过。他主动向朝廷要求做著作郎,这样就有机会接触皇家图书;他还专程拜访曾经到过四川的另一位文学家张载,了解蜀都的详细情况。就这样呕心沥血,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真正是十年磨一剑。他那种把创作融入生命的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不已。想到现今文艺界、学术界愈演愈烈的浮躁作风,真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叹。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左思生活的时代文献缺乏、交通不便,加上长期割据的局面刚刚结束,三地的隔阂尚未消除。这都为左思的创作增加了难度。比不得我们现在的电子时代,一切追求高速度。但是,创作也罢,研究也罢,总要殚精竭虑,付出辛勤劳动的。不能一年写它个十多篇论文,出它个七八本书吧?《三都赋》脱稿后,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一批大学者纷纷为之作序作注,给予热情的评价,认为此赋已经超越了班固、张衡同类作品的水平。于是,洛阳的读书人争相买纸,用来抄写此赋。使得洛阳的纸价飞涨,这就是“洛阳纸贵”成语的来历。另一位大文豪陆机,本来很看不起左思,听说他要写《三都赋》,不禁冷笑着对他的弟弟陆云说:这里有个粗俗不堪的家伙,居然想写《三都赋》。我们耐心等着,等他写完了,就用那些破纸来做酒盖吧。这话讲得很尖刻。但是当陆机看到文章后,竟“大叹服”,再也不敢轻视左思了。
作者:胡中行(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