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10月15日,启德教育在京发布《中国学生低龄留学白皮书 本科篇》。白皮书显示,在出国留学读本科的学生家长中,有43%是在孩子高中阶段产生留学意向,24%是在初中。值得关注的是,有8%的家长在孩子小学及以前便有了让孩子在出国读本科的想法。从上述数据来看,“国际化”教育规划的思路正在迅速侵入中国的中产阶层家庭。
观照中国教育领域的基本现状,留学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开拓视野这样大而化之的作用不必多言,包括考评体系更为丰富,譬如国内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却可能因为综合素质较高被美国常春藤高校录取,以及由此类推的国内上不了重点大学,但在国外可以拿到不错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情况,让很多人开始把留学作为重要出路。此外,激烈竞争的高考将压力倒灌,以致幼儿园小学阶段都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凶残痕迹,也让很多家长直奔留学路径。
与前几波留学潮不同,方兴未艾的这一轮留学潮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发布的挂网调查《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5年在国内读完高中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或预科及语言学校,留学低龄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
上述数据的样本当然未必足够客观,但2014年浙江省的出国留学生数据也显示,研究生出国留学比例占40%,本科生出国留学比例占40%,本科以下出国留学比例占20%。所以,在多重数据交叉印证下,低龄化留学的比例骤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前段时间热播热议的电视剧《小别离》,也恰恰以低龄化留学家庭内部的苦乐哀愁作为主要内容。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一方面是底层儿童无法获得均等化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则是中产阶层家庭越来越疯狂地进入国际化教育大军,甚至后者所引发的舆论关注度更高。
中国中产阶层对于教育的关注度,甚至超越了房子本身,遑论婚姻。在聚集优质学位的老城区,三四十年的老房子价格惊人,仰仗的正是家长们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背景。投资学位房,报各种兴趣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抓奥数,以及规划中学阶段的留学,这是很多家长正在做或者已经做的事情。在电视剧《小别离》中,为了促成孩子的留学,父母可以放弃自己喜欢的职业,母女关系可以变更,兴趣爱好可以缩减。集中力量办教育这件大事,成为很多家庭中的一道奇观。
在这一场旷日持久、未见停息的竞争比拼中,中国中产阶层家庭中的很多家长都不可阻挡地陷入了一个误区:把教育投资当成了教育本身。教育投资当然是实现教育的重要前提,比如钢琴学习,就需要父母投入不菲的资金,出国留学的耗费更是上百万元,没有投资是万万不行的。但是,是不是有了投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答案显然不是。教育是一件超级复杂的事情,父母在做出教育投资的举动时,本身也在示范教育,即教育的反身性。如果家长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事业、兴趣、婚姻和其他重要的东西,那么这样一种举动本身就是信号最强烈的教育。反过来,家长所腾出的资金,看起来有可能能够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却忽略了孩子深层的人格、心理教育。父母的牺牲精神是他们常常津津乐道的道德优势,甚至自我牺牲的程度也变成了家长之间彼此攀比的指标。但需要意识到的是,牺牲所导致的生活、心理扭曲,带来的教育负面代价很大程度被遮蔽了。
低龄化留学的优劣都十分明显,具体是否合适绝不能一概而论。但作为孩子教育的总设计师、总教育长,这一代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家长应当明白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教育投资并不能等同教育本身,家长自身保持完整的人格与独立的追求,比将人生目标依附在孩子教育成功上,是一种更值得追求的教育方式。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