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惠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记者采访。 朱方芳 摄李晓惠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 朱方芳 摄
北京7月8日电 题:香港女生北上求学:“看到内地同学发光发亮”
作者 王恩博 朱方芳
“要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片土地,而不是听他人之言。”聊起自己的北京求学经历,20岁的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学生李晓惠如是说。
抱着“生于香港,放眼中国”的态度,李晓惠选择到内地读书。然而她“北上”的决定遭到不少反对。父母认为她难以适应内地环境,朋友也不理解这个选择。“好不好,试过才知道。”李晓惠回答。
来到北京后,京港两地的环境差异一度令李晓惠“头大”。拥挤的学生寝室、授课老师难懂的口音……李晓惠告诉自己要主动适应。学校公共浴室热水供应时间有限,入学第一天,为了赶上洗澡,李晓惠只能与室友共用一个隔间一起洗,“一开始非常不适应啊,可是过了那一关,反而能感受到集体的乐趣。”
港生可以申请条件更好的留学生宿舍,但李晓惠执意与内地同学同住。“不泡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感受内地的文化?”
“第一年觉得他们‘呆呆的’;第二年发现他们正刻苦弥补自身不足;第三年就能看到他们发光发亮。”“泡”在一起久了,李晓惠发现内地同学并非她想象中的“书呆子”。
“内地青年坚持不懈、敢于低头,众多竞争者的追赶也让他们比香港青年更具拼搏动力。”李晓惠感叹,从中不难看出如今港人竞争力逐渐下降,香港正被内地迎头赶上,“不是因为你来自香港就可以骄傲。”
为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一较高低,李晓惠“扬长补短”。一方面发挥港生特点和优势,一方面“贪婪”地接触内地的人和文化。校园学生社团,她一度同时参加9个;令许多内地生头疼的政治课,她听得津津有味。
李晓惠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 朱方芳 摄积极融入内地校园之余,李晓惠也不断让自己“发光”。校广播台是她施展身手的舞台,因为“这里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可以实现奇奇怪怪的想法”。
“一般人觉得广播台只传递声音,但为什么不能有视频和图片?”从主播到主编到副台长,李晓惠跳脱“传声筒”的传统定位,与小伙伴刮起“头脑风暴”,组织策划“快闪”、义卖等线下活动,利用微信、微博进行线上联动,将校广播台变为深受大家喜爱的校园品牌。
“商业思维、品牌意识,这些是香港教给我的东西。”中学读商科的李晓惠认为,内地有宽广的发展平台,香港则能带来新鲜的想法。“在这里工作学习,我可以尽情融入自己的港式思维。这种机会在香港很难得。”
北京求学三年,如今的李晓惠对校园美食如数家珍、将内地同学亲昵地称作“家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更让人难以捕捉到她身上的“港味儿”。但她却说,现在自己反而更加理解香港。“来到内地,我才有机会从旁观者角度去客观看待两地文化的差异,并思考其原因。”
“放下成见与忐忑,主动融入内地环境。”谈及给“北上”港生的建议,李晓惠干脆爽快:“Forget everything and try(忘掉一切,尽情尝试)!”
对于未来,这个给自己定位“香港人、中国人、世界公民”的女生,畅想海阔天空,“我还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她说,就像从香港来到内地,只有看得越多,才会发现更多可能。(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