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 时评作者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冯飞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了解决“僵尸企业”退出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的规模是两年1000亿元,将用于解决好职工的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联合制定处置“僵尸企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尽可能多地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其中,去产能位列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首,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力之一。去产能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清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已经停产或半停产毫无盈利能力只能依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苟延残喘的“僵尸企业”。
在去产能过程中,决策层的思路是发挥市场倒逼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搞拉郎配,同时又强调鼓励尽可能多地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之所以会有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下地鼓励兼并重组,主要是破产清算将涉及大批“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及相关的失业率与社会稳定问题。用两年的时间和1000亿元的资金规模来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已传达出了决策层的诚意与决心。
然而,如冯飞接受采访时所表述,在现实中企业重组的意愿不强。道理显而易见,如果两个企业都是盈利能力无限接近于零,要依靠补贴和续贷生存的,兼并重组除了债务规模变大之外,不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重组的动力。越是没有盈利能力、情况越是不理想的企业,越有可能面临清理并产生职工安置问题。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用好这1000亿元和两年时间,让政策潜力最大化,是必须研究解决的。需要注意的是,要警惕某些企业单纯为了补贴而接收安置职工,因为纯粹冲着钱去就有可能产生接收并领取补贴后炒掉安置职工的结果。这样一来,将大幅降低补贴效率,等同于转了一圈该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皮球再次踢给了政府,还白白花了一笔钱。
无论是安置职工或是处置“僵尸企业”,归根结底都需要激发私人部门的活力。
为民企创造公平、透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不对国企作资源与资金倾斜,不设置壁垒和“玻璃门”,在竞争性领域让国企与民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是去产能过程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体现,也让更多“僵尸企业”得以淘汰以免其制造更多问题,是处置“僵尸企业”并杜绝“僵尸企业”再产生的根本之法。不因企业性质而有所倾斜,只论能力与效率,对于去产能与经济复苏都很重要。
具体到安置职工的问题上,私人部门是最有力的保障。目前,80%以上的就业是民营企业提供的,90%以上的新增就业也是民营企业提供的。要用好这1000亿元安置补贴,不应直接给钱,更多应花在造血式的技能培训上,让职工可以发挥所长,让劳动力价值得到体现,同时亦真正为接收企业带来效益,互利共赢方为长久之计。同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蛋糕做大,增加有效岗位,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如可针对不同职工的不同特质进行不同方面的培训与资源对接等服务,若其有好的想法与能力,亦可以鼓励其创业。
若以扔垃圾的思维来清理“僵尸企业”,可能因顾及稳定性等问题而削减一部分却同时纵容另一部分“僵尸企业”的存在,结果是浪费了这么多资源却仍在制造更多的过剩产能。而以造血式思路清理“僵尸企业”,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刺激竞争,不给“僵尸企业”继续拖累经济的机会,让安置职工有更好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规划能力,于企业于个人于经济社会发展均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