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 时评作者
只要看一看签约了多少有约束力的合同,多少是凑数的意向书,看一看有多少知名企业,多少是滥竽充数者,就能明白招商会的质量。
红旗飘扬,礼仪小姐落落大方……招商会的签约现场,签约双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场面。部分省市招商会成秀场,其中不少项目都属于重复签约,少则一两次,多则四五次;不少项目仅仅是意向性的,不具备约束力;有的则在土地等出让金上面作假,将几千万元包装成几亿元。(《人民日报》7月17日)
“重复签约秀”的导演,毫无疑问是当地政府,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让数字漂亮,通过媒体宣传,提升政绩;二是营造一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造成当地是热门投资地域的假象。“演员”的一部分是政府各个经济部门的招商人员,迫于指标考核,不得不“下有对策”;演员的第二部分是当地企业,“人在屋檐下”,虽不情愿,但怕得罪人只好来回赶场;剩下的群众演员,有的是江湖老骗子,有的是不明真相的被骗者……
地方经济发展,一是取决于资源、交通、人才等客观投资环境;二是取决于法治、道德、税负等软投资环境;三是取决于产业配套体系。如果没有这三点,喧嚣的招商秀,只能是一场闹剧。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重复签约秀”骗不了聪明的企业。大企业有自己的投资标准与风险控制体系;中小企业看着、跟着大企业,吃的是产业链。只要看一看签了多少有约束力的合同,多少是凑数的意向书,看一看有多少知名企业,多少是滥竽充数者,就能明白招商会的质量。问题是,除了弄虚作假的政绩数字,其余数字往往就成了“秘密”,保存在不透明的政府档案里。
“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实际上也是愚蠢官员的自我陶醉。一方面,只有体现发展成果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只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数字才是口碑数字,虚假的数字很容易显形;另一方面,定量社会指标越是被用于社会决策,越是存在贪腐风险。如果监督与问责制度不健全,自上而下的“共谋”就可能被掩盖。
医治招商引资“重复签约秀”的痼疾,其实并不难。其一,真正祭出契约精神,上级对下级的虚假招商问责,企业对政府招商的“信口开河”追责;其二,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其三,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让“江湖骗子”不仅得不到提拔,还要承担责任。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