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 时评作者
迄今,基于天文观测而获得的10项诺奖成果中,有6项出自射电望远镜观测。
7月3日,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这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今年9月全部竣工,将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天眼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形象说法,不过,射电也是天文学中的独特说法,在其他学科里通常叫做微波和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的研发和使用是因为探索太空的需要。因为宇宙中有很多电磁波是光学望远镜所探测不到的,这就需要射电望远镜来观测。20世纪,天文学界就已经借助射电望远镜发现了脉冲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迄今,基于天文观测而获得的10项诺贝尔奖成果中,有6项出自射电望远镜观测的结果。
宇宙中各种波段的射线、紫外线、各种天体和黑洞等,需要通过各种望远镜以及太空探测器来观测,而各种望远镜主要是进行巡天观测。中国现在建造的FAST除了可以对各种天体、脉冲星、黑洞、星体演化和外星文明进行搜索研究外,还可以通过接收各种波段的光电信号对宇宙进行观测。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是通过FAST对宇宙各种波段的光电信号进行接收来观测,二是转接人类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所搜索到的宇宙各种光电信号。因为深空探测器飞离地球越远,它探索和发回地球的信号就会越来越弱,因此需要有强大的地面望远镜(包括光学和射电望远镜)来接收这些微弱的信号。
例如,美国的旅行者1号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离地球最远和飞行速度最快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真正意义上飞出太阳系的深空探测器,它在木卫一上发现了火山活动,也探测到了土星环的复杂结构。中国的嫦娥二号卫星也创造了中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达到7000万公里。
未来,旅行者1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等深空探测器对其他天体,如木星和土星探测的信号就可能有赖于FAST这样的射电望远镜来转接,由此我们才能知道来自其他遥远天体上的信息,如是否有土壤、山川湖海、冰雪、氧气等。
无论是光学望远镜还是射电望远镜,它们都是地球的眼睛。不过,FAST的地球“最大天眼”称号可能保持不了太久,很可能被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所取代。SKA目前正在南非台地高原地区和西澳大利亚州默奇森郡沙漠区进行建造,其接收面积达一平方千米,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是国际天文界建造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工程。SKA由多国参与修建,在目前SKA公开发布的11个工程中,中国参与了其中6个研发工作。
在我看来,仰望星空不只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更是对星空的探索和科学发现,同时要把探索宇宙的研究成果服务于人类社会。也正因此,地球上的FAST、SKA越多,地球之眼越深邃,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会越深刻、全面。
济宁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