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挂证”市场:资格证挂靠费比职工工资还高

2017-01-16 03:38:42 来源:济宁新闻网

“考个证就能挣钱,当初考的时候可没想到。”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乔某大学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毕业后,并没有从事财会相关工作的乔某一直将她的注会证“挂”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挂证费”甚至一度比本职工资都高。不过,她打算再试着考考别的“含金量高”的资格证书。“相比人家的建筑师证,我这个注会证现在太多了,已经不值钱了。”乔某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由于我国的执业资格实行单位注册,相关单位要想取得资质,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注册人员。这样就导致有些考取了执业资格证的人员,不从事相应的工作,只是把自己的执业资格证给需要的单位注册,单位给与一定的报酬,但本人并不在这个单位工作,俗称“挂证”。

虽然近年来相关部委加大对“挂证”机构和人员的清理整顿力度,“挂证族”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但由于资格证书挂靠背后的利益链条始终没有彻底斩断,“挂证”又出现诸多新的操作方式,甚至挂靠范围还向监管暂时没有覆盖的领域蔓延。

专家表示,违规“挂证”给相关工程项目带来极大隐患,遏制这种现象亟待监管部门出重拳,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并从立法和工作机制方面提高违法成本,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彻底斩断“挂证”背后利益链条。

违规挂证市场供需两旺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18—21万元/3年,注册暖通工程师12—15万元/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25—28万元/3年,注册一级建筑工程师8—12万元/2年(挂章12—16万元)……2016年底,一份《各证书最新挂靠价格一览表》在各种证件挂靠网站上热传,通过率越低的资格证挂靠费越高,动辄数万的开价着实不菲。

在一家名为“证书挂靠网”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企业信息栏和个人信息栏中随时更新着相关需求信息,“一次性付清”“高价急聘”等字眼频频出现,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旺盛。记者在线联系该网站客服,以企业名义询问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证挂靠费用。客服表示,如果是纯挂证申报或维护资质,价格在每年5万元左右,如果要同时挂章或者投标挂项目,费用则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来谈,若需要持证者到现场的话,还得支付出场费、误工费等。

据了解,“挂证”在业内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建筑、环保、水利等领域甚至已经形成惯例。石家庄市一家小型建筑公司项目投标负责人李某告诉记者,建筑企业在申报相应资质或参与工程项目投标时,均要求企业拥有数量不等的相关持证员工,而建造师考试通过难度大,全国范围内持证人数也不多。

“租赁证件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审查资质的问题,而且可以节省大笔费用。”李某直言,尽管相关建筑执业证“挂证费”不低,但其成本也只相当于聘请持证工程师的1/10,“挂证”对于企业来说十分合算。

另一方面,仅“出租”资格证、不用上班就能挣钱,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专职考证。由于通常具有空闲时间和学习能力,大学生成为考证和挂证的主力军。乔某告诉记者,进入大三大四,有众多学生成为考研大军,还有一些学生则瞅准建筑等行业中各种证件潜藏的巨大利益,这些非从业人员组成了考证大军。“不用进入行业,单挣挂靠费日子就过得不错,如果以后想转行,不用托人找关系,拿着证就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乔某说,在一些高校的特定专业中,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除了大学生,一些已经取得高资历的从业者也在挂证。“所在单位的持证人数已经足够,不需要增加注册,多出来的证就相当于闲置了,辛辛苦苦考下的证不能浪费,所以多半会选择挂靠出去。”石家庄某消防工程公司的一位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告诉记者。

执业资格证书挂靠,一边“租”到证的公司随之提高了资质档次、竞标资质、竞标能力,随之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一边“挂靠族”不用工作即可获得巨大收益,甚至是“一次投入终身受益”,因此公司与持证者两全其美,“挂证”市场供需两旺。

灰色链条带来稳定隐患

近年来,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陆续通报多批违规“挂证”机构与人员,多地也专项清理整顿职业资格“挂证”现象。2016年下半年,住建部连续发布15份行政处罚通知,对15名包括注册建造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持有者,给予吊销注册执业证书或撤销注册等处罚。环保部也通报了存在环评工程师挂靠行为的两家环评机构和4名相关人员的查处情况。

然而,单单处理“挂证”的持证者或违规挂靠的企业机构是不够的,“挂证”背后是持证人、中介和企业三方形成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靠的利益链条,这个链条上各方环环相扣,已经成为固有的灰色地带。

河北某高校建筑系毕业生马某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考证、挂证经历。马某大三时想考取二级建筑师资格,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他接触到一家中介机构。在考前该机构对马某进行了考试辅导,但同时也建议他最好把资格证交由他们挂靠出去。

中介告诉马某,通过考试到正式注册之间还有很多程序需要走,他们机构可以帮助他找企业处理,最快时间内完成注册,之后挂靠还会有费用。中介最初给的挂靠价格偏低,每月只有几百元,这让马某有些不满意。但相对于“挂靠费”,想真正从业的马某看重的是通过外挂单位取得正式资格和执业章,经过考虑还是同意了中介的建议。

“我当时实质上是将证‘挂靠’给了中介,至于他多少钱再租给企业,我就不得而知了。”马某说。从考试到拿证、挂证,相关中介机构主动“服务上门”,足见其背后的利益。记者拨打了一些网上发布的资格证“挂证”电话,发现对方也大多不是持证者本人,而是中介代理。

违规挂靠让持证人、中介和企业三方得利,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证书挂靠的公司往往是“一流投标、二流施工、三流管理”,为了取得项目而弄虚作假,必定会引发工程问题方面的安全隐患。而在建造、结构、环评等职业资格准入类领域,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凭着挂靠的资格证从事专业工作,将产生更大的风险。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4年底,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工程工地发生坍塌,造成10死4伤,事故背后存在所谓的“清华附中工程项目备案项目经理”叶耀东“挂证”行为。甚至有环评机构做出的环评报告,其实是几个动漫专业的学生从网上下载模板“照猫画虎”。

事实上,“白拿钱”的持证者个人也并非全无风险。目前建筑工程都是终身负责制,如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或事故,挂靠在公司的证书持有者也将被追责,甚至入刑。上述工程事故发生后,住建部对叶耀东给予吊销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终身不予注册的行政处罚。

信息连通加大惩处力度

行政部门有要求,市场有需求,考证挂证有奔头,这使得“挂证”现象屡禁不止。虽历经整顿,但违规方式却不断“创新”。据报道,有人专门为大型环评项目成立一个公司挂靠资质,项目完成后就把公司注销,即使日后出现问题,也找不到编写环评的相关责任人。而随着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监管的加强,很多人转向一些监管不严的领域,如消防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

无论相关证书注册管理办法还是建筑法、招投标法,都严格规定挂靠是严格禁止的行为。去年5月,国务院出台《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也要求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可“挂证”不绝,有专家认为违法成本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现行法律对‘挂证’行为仅仅是严令禁止,并没有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从相关部委的处理结果来看,通常也只是对少数违规者吊销注册执业证书、撤销注册等行政处罚,对整个灰色市场形不成有效震慑。”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陈雪说,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挂证”行为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由于一些基层建设部门工作人员习惯于“纸上监督”,对企业资质审查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使得监管工作存在漏洞。河北省住建厅一位负责人坦言,过去信息收集不完善,导致“人证分离”现象很难发现与查处。

陈雪表示,“挂证”现象反映出相关监管部门消极监管的惯性心理,也反映出我国当前专业人才不济导致资质租借的现实。完善现行的资格审查程序,摸清企业底细,才能真正有效防止企业租借资质,证书挂靠才能真正被遏制。

从2014年开始,作为诸多建筑工程类职业资格监管部门,住建部启动了企业数据库、注册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诚信信息数据库、一体化工作平台的“四库一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以单位查人员、以人员查单位,可及时发现持证者重复注册、同时出任多个项目经理等违规情况。

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保系统有望在2017年全国实现联网,将使“挂证”难度加大。实现“挂证”往往需要持证人在企业本地有社保,即需要证明“人证不分离”的情况。当各地的社保进行联网之后,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社保系统查询企业在职人员,并与资质要求比对,使相关企业资质的人员指标实现处于动态监控中,企业作弊的难度大大增加,“人证分离”的现象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一些职能部门在企业资质体系设置、项目招标要求等方面,对相关持证人员指标要求设置过高。这不仅使一些有实力、有特色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也在助推“挂证”市场需求。“我们承揽的工程,可能一个中级工程师就会做得很好了,国家要求一定要有高级工程师来做的话,那就大材小用了。而且雇高级工程师的钱又非常高,只能想别的办法了。”上述石家庄某消防工程公司的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说。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