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9日那场举国关注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用一系列事实和数据,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是什么”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去年一年,在强有力的反腐败高压态势震慑下,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的问题,这就是压倒性态势。”
为什么说这项数据是判断“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一个依据?把过去的同类数据拿来一比就好懂了。2015年,“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5400余人”——这是一年前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披露的。这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表述是:正在形成。
仅仅一年时间,10.6倍的增长量!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如此多的党员干部走向“主动”?探析原因,离不开“势”“功”“效”三个方面的因素。
“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已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高压严打的势头有增无减,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唤醒了一部分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没想到周永康这样的‘大老虎’也被查”“没想到一个地方查处那么多贪官”“没想到巡视的威力那么大”“没想到中办国办都要派驻纪检组”“没想到贪官退休多年还会被揪出来”“没想到国外也不是贪官的避罪天堂”……N个“没想到”,让心存侥幸者知道凶多吉少、惶惶不可终日,让窥测风向者感到全身而退的希望渺茫,让等待观望者打消了“赌一把”的念头。
“功”,在顺应党心民心、形成合力之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立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过程、亲历反腐实践、直接感受身边的反腐成效,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逐渐形成合围之势,令贪官污吏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什么叫“天下之大却没有我容身之地”。当“东窗事发”不再是小概率事件,当“隔墙扔砖头,砸住谁谁倒霉”的旧段子变成“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的新常态,众多有污点的党员干部明智地抛弃了“不会有人发现”“查不到我头上”等幻想,选择了主动找组织“说清楚”。
“效”,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奇功、收奇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四种形态”是管党治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标本兼治、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具体举措。实践“四种形态”一年多来,各级党委、纪委改变把违纪当成小节、以大案要案论英雄等思维定势,以纪律为戒尺,抓早抓小,在“好同志”滑向“阶下囚”的路上设卡拦截,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取得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对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综合考虑违纪问题性质、严重程度、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认错悔错态度、配合组织审查、退缴违纪所得以及当地政治生态等各方面情况,分类处置,宽严相济。这些,无不体现着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看到政策一以贯之、组织用心良苦、出路就在眼前、包袱可以卸下,通晓利害得失的党员干部自然会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吹响了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的新号角。言犹在耳,已见急风暴雨——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虞海燕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在此,告诫那些还想继续“潜伏”的问题干部:你们不要再自欺欺人地“装睡”了!(本报记者 陈治治)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