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 马学玲)日前在北京发布的一则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野中处理好“城挤乡空”的问题。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12月18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主办的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公益颁奖盛典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奖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08年发起,每两年一届,被视为“民间评价教育的有益尝试”。
本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入围案例34个,分布在以下7个领域:地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农村教育科学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社区教育7个领域。
(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注意到,上述34个入围案例中,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案例最多,地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其次。
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研究报告也指出,从这届创新奖的入围案例来看,中国地方教育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
譬如,城市地区在经历了2012年前后的择校热治理、义务教育均衡验收之后,基本实现了均衡,正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而农村地区,在撤点并校、城镇化浪潮中,出现了县城与乡村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改革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农村教育改革成为创新的重要内容。
为此,该报告指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野中处理好“城挤乡空”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根据人口变化,增加城区的学校布点和资源投入,保障进城居住和务工人员子女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强基固本、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吸引进城择校的农村学生返乡就读。
报告举例称,江西弋阳县、上栗县等许多地方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化解城区“大班额”、城乡教育双赢的治本之道。
据介绍,江西弋阳县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对城乡教育资源分配进行“维峰填谷”式的调整。调整城乡教育资金配置比例,资源配置向乡村倾斜,改变评价指标体系,维护底层学生受教育机会;规范城区招生,采取划片入学,改善城区择校乱象。
报告进一步指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学生逐渐减少,学校规模也逐渐缩小。在许多偏远地区和山区,远离县城和乡镇的村小、教学点,支撑着难以进城上学、农村最弱势群体的子女的教育。建设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成为保障教育公平、教育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
对此,报告认为,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政府发力。比如,四川阆中市政府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整体推进乡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偏远的乡村孩子在家门口获得公平优质的教育提供了保障,为每个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提供了机会。
“在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各地的经验显示,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好校长、好教师。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关键是培养本土化的优秀教师。”
如何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报告指出,重要措施就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