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共享单车受刑罚引热议 法律惩戒警示作用明显

2016-12-18 03:29:30 来源:济宁新闻网

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不仅方便了公众出行,也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在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个别使用者损毁、私藏共享单车的行为,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共享单车失窃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韩某因将共享单车搬回家,构成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这一案件对损毁、私藏共享单车的行为无疑是当头棒喝,但问题是,是不是只有刑事处罚手段才能遏制损毁、私藏共享单车行为?可以预见,共享经济发展将会加速,在此后的共享经济项目中,如何避免类似现象?围绕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与业内专家展开了对话。

记者:目前共享单车被私藏的现象并不鲜见,在有了上海法院宣判的案例后,目前私藏共享单车的使用者是否都会面临公诉?法律惩治是否成为治理私藏共享单车的有效手段?

朱巍:我觉得私藏共享单车有两种情况,第一,单车使用完之后不予归还,涉及到刑事法律中规定的侵占罪;第二,如果没有使用,只是在路边看到了,把锁撬开带回家,这就涉嫌盗窃罪。另外,对于损害、随意破坏的行为,涉嫌构成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这类案件涉及的刑法罪名不仅是盗窃一个罪名,涉及刑法规定的多个罪名。

傅蔚冈:首先,共享单车的单量价值比较高,像有些单车的成本就要三千多元。如果私藏1辆、两辆,按照刑法相关规定,就涉嫌犯罪。以前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件大事,现在通过法院判决,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威慑力,警示作用应该很明显。

记者:根据摩拜单车的政策,违停者尤其是其中的私藏者,会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罚。比如,对于加装私锁的,信用分会直接扣到0,而违停一次扣20分。当信用分低于80分时,骑车价格会变成惩罚性的半小时100元。有人认为,这种信用惩戒过于严厉。

傅蔚冈:我觉得摩拜的惩罚力度并不严厉。如果我是这个公司的发起人,我会将破坏损毁以及私藏单车的使用者列入“黑名单”,从此禁止使用公司的共享单车。并且,市场上有很多公司同时在做共享单车这件事情,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个均衡的惩罚力度。

朱巍:有效监管和进行信用惩戒并不难实现。我想企业一开始可能考虑的是用户感受和企业的评价,但盗窃事态发展严重了,就不得不报案,走法律程序。我认为,对这种事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光靠诚信惩戒不足以解决。要用看得到的处罚才能形成震慑,如果这种判例没有被大家关注,以后类似情况还会很多。

共享经济也是法治经济

记者: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共享单车被用户随意停放甚至带回家、二维码被毁、车上被贴广告、车座被损坏、恶意破坏、私自加锁占为己有,甚至还有使用者将单车丢进河里。对于一些用户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共享单车经营者也表示束手无策。显而易见,无桩的共享单车虽然很自由,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管理成本的上涨。

傅蔚冈: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共享单车被偷了之后怎么办?需要司法机关介入。从现在的情况看,共享单车公司可以通过定位发现单车在哪儿,继而向公安机关报案,之后再经过检察机关起诉、法院审判。在所有交通工具当中,共享单车的监管应该是最简单的,花的成本也应该是最少的。

朱巍:关于有效监管问题,第一,这是一个企业行为,政府部门不可能给每个企业做保安,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部门是公权力,是公共资源,不能让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为商业服务。第二,虽然政府部门不能直接为商业服务,但对于涉嫌盗窃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介入。

完善法治环境、强化执法是政府部门应当做的,政府部门应在自己能够履行的职责范围内,尽好自己的职责。

记者:“共享”本身就是一种自律性理念。有人提出,共享经济理念根植于良好的法治环境之中,要求政府部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共享型经济模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更要求共享经济的参与者具有良好的道德法律素养,通过自律实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傅蔚冈:道德法律素养提高会更好。不过,在道德法律素养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倒逼使用者遵守法律、遵守规则。比如,此次上海法院宣判的私藏共享单车案件。

朱巍:公众法律道德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政府部门告诉大家不提高道德法律素养会有什么后果,而且要确保这种后果要让所有人能及时看到。现在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处理,这样一来,人们就不敢这样做,因为不划算、成本高。

我的观点是,共享经济或者说分享经济,其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也就是工业4.0革命中,真正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定是共享经济。而共享经济也是法治经济。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出现共享经济、分享经济形态之后,法律要及时适应;第二,一定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种既便利又环保的共享单车经济,必须依赖良好的法治环境,否则将寸步难行。

制图/李晓军

使用者自揭“不花钱骑行”隐情

□ 本报记者 赵丽

“5公里,用时35分钟”,这是常英顺的通勤距离与耗时。

2010年,常英顺在英国完成学业后回到北京工作。几年时间里,他搬了几次家,通勤距离或长或短,自行车也丢了两辆,但骑自行车上下班仍是他每天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中国自行车拥有量世界第一。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机动车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空间受到挤压,像常英顺这样每天骑车上下班的人越来越少。

2016年4月,在上海出差的常英顺惊喜地发现,街头出现了一款不设固定车桩的共享自行车。人们只需要在苹果App store或安卓商店里免费下载App,并且通过注册流程就可以非常便捷地租借到一辆单车。

“这让我很激动,现在骑行越来越不方便,共享单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骑行的希望。”然而,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常英顺却意识到,在“四轮”向“两轮”回归的过程中,尴尬“如影随形”。

私占手段花样繁多

“我家小区里有一辆摩拜单车已经被人私自用锁独占了两三天。”常英顺说,“我曾问过单车平台,他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这辆车被锁在原地。”

作为北京市一名大学生,赵安使用最多的共享单车,是被称为“小黄车”的ofo共享单车。不过,赵安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的共享单车在投入使用后短短几天内,就遭到严重损坏甚至完全不能使用。

“我曾经与骑行协会的多人交流,他们自己的车有时骑一两千公里都不会达到这样的损伤程度。因为没有对损坏‘小黄车’行为的追责赔偿措施,许多使用者的粗暴可见一斑。”赵安说,还有些人通晓一种利用密码锁BUG破解锁具的方式,“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小黄车’的使用成本降到几乎为零,‘小黄车’使用频率和人数大大增长,造成‘小黄车’损伤加大以及车辆匮乏状况加剧”。

“还有一些人记住密码,把车私藏,甚至有人私自卸下车牌。”赵安无奈地说。

赵安的同学小徐更加直白,他甚至“揭穿”自己——“用ofo这么久从来没有花过一毛钱,甚至注册的账号也没有用过”。

此外,常英顺告诉记者,在北京西二旗附近看车的一位大爷曾告诉他,有人在使用另外一种破解方法,使用一把螺丝刀就可以在不损坏车辆的情况下,轻松将一辆“小黄车”变为私人专用。

用什么换来好用户

据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晓峰介绍,摩拜单车最大亮点就是不设固定的停车桩和站点。用户打开App,即可查看附近的单车分布,并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单车。每辆摩拜单车的车身、车锁上都印有二维码,只需要用手机一扫,车锁就会自动打开。到达目的地后,用户将车停到政府规定的任意白线停车区域,手动将锁扣下,合上锁环,听到“滴滴滴”三声,即可完成还车,扣费在App上即时完成。

“方便”,是王晓峰认为发展共享单车的重要因素。摩拜单车的停放不受固定车桩的限制,以上海为例,只要是在外环内都可以随意使用。“无车桩”设计是把双刃剑,它满足了用户随时停车的需求,也成为很多共享单车的“梦魇”。

11月21日,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某村的一间平房内,摩拜公司叫来民警,在某户居民房内搜出一辆摩拜单车和4辆ofo共享单车,其中不乏外观崭新的车辆,甚至有的单车车架上还包有塑料膜。

据媒体报道,甚至还有人将共享单车从广州运往东莞。10月18日,一辆摩拜单车被一辆私家车从广州市海珠区停车点带到东莞环城路至松山湖路段附近;11月初,广州市白云区一男子开摩托车偷摩拜单车时被抓……

据王晓峰透露,通过摩拜单车后台的定位系统,他们曾找到被偷走的一辆车,并报警。在民警敲门时,单车被人从9楼的阳台扔到楼下。

共享单车被损坏、偷盗的情况不时发生,有网友直言:“再坚固的车也抵挡不住一颗没有公德的心。”

目前,一起共享单车盗窃案的宣判,直接将私藏共享单车的问题定性——属于盗窃罪。

数日前,经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闵行区首例摩拜单车盗窃案宣判,被告人韩某被法院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3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原来,韩某将停放在路边的摩拜单车搬回家后,很快被摩拜单车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查询系统和定位装置发现。

据了解,共享单车会设计积分体系,希望借文明守则公约约束用户。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并不能有效制止损毁行为,“积分体系是用来约束‘好的用户’的,对恶意破坏的人来说作用不大。”ofo公关负责人李泽堃认为。

如何制止偷盗共享单车行为?摩拜公司认为需要政府、企业、用户三方面协力。ofo共享单车则正努力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并在法务上引进更多专业人才。

记者还注意到,针对有媒体报道称摩拜等共享单车疑似在二手平台出售的问题,58集团旗下58同城、赶集网以及转转平台对此表示,全平台严禁共享单车二手买卖,维护共享经济秩序。一旦发现将锁定发布者账号并第一时间报警。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