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举办民俗婚礼, 提倡节俭文明的婚俗方式。 图为新人们乘坐人力三轮车前往集合地。 (资料片)
把新郎当猴耍婚闹闹过头了
齐鲁晚报5月5日讯(记者 樊伟宏 李超)近日, 淄博周村区马路上惊现 “奇葩” 婚闹, 一位新郎被人用胶带捆绑在马路旁的大树上, 脸上被涂抹牙膏, 屁股下燃放鞭炮, 脚上点烟, 引来众多路人围观。 此事发生后, 齐鲁晚报进行了报道, 并邀请多位民俗专家、 大学教授对婚陋现象进行点评。
“这简直就是把新郎当猴耍, 失去了婚闹的意义了! ”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网友“倚风赏雪” 说。 针对这种婚礼陋习, 不少市民也纷纷加入到讨论之中, 除了大呼 “闹过头了” “变味” 之外, 有网友还写了“奇葩婚闹恶作剧, 只把恶俗当习俗” 的打油诗谴责这种行为。同时, 有网友建议政府部门应出台一些法规政策, 对这种现象加以整治。
其实类似这样的婚闹, 在淄博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去年6月, 在张店区华光路路口, 一新郎全裸被用透明胶带绑在交通信号灯柱子上, 有人不时用鸡蛋或蛋糕朝男子砸去, 现场一片狼藉……不只在淄博,这种现象在其他省市也时常发生。
“不闹出点事就不罢休, 这种陋习, 让婚礼变得低俗, 希望呼吁制止这种行为。 ”市民董女士打来电话说。 “我儿子本月15日结婚, 看到有这种陋习, 我害怕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得提前让儿子和他的朋友打个招呼, 这种陋习太可怕了。 ”市民冯先生说。
闹闹无可厚非注意 “临界点”
民俗专家介绍, 婚闹其实由来已久, 古时候老百姓结婚多是盲婚哑嫁, 很多人都缺少婚前交往, 为了缓解新婚夫妻间的尴尬气氛, 帮助他们更快进入夫妻角色, 才逐渐有了 “婚闹” “闹洞房” 之类的现象。 当然这是一种解释, 不同地域之间情况也不同。 “结婚是两个人乃至两个家族的大事, 随着社会水平不断提高, 家庭对婚礼的投入也不断加大。 但不管投入多少, 还是应该避免一些陋习和恶搞。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民俗专家说, “如今因为一些婚礼低俗化的不文明现象, 引起了社会对于婚闹是否还应存在的争论, 为谁闹、 怎么闹、 闹了谁, 都很难拿捏。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思想活跃开放, 把握不住婚闹的 ‘临界点’ , 所以才发生了很多恶性事件。 ”
“淄博历史悠久, 婚姻文化也比较悠久, 以前的人结婚也会闹一闹, 但不会像现在有的人如此疯狂,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淄博的婚闹开始变味。 ”淄博市民俗专家郭济生说。 不少市民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结婚图喜庆闹闹无可厚非, 但要掌握好火候, 不要太过分, 否则很容易把喜事变成烦心事,甚至与低俗划上等号。
文明办发倡议弘扬文明婚俗
在5日的座谈会上, 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傅斌表示, 齐鲁晚报报道奇葩婚闹后, 王浩书记非常重视, 市委宣传部要求全市主流媒体对各种婚礼陋习加强关注, 深入分析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 抨击、 谴责各类婚礼陋习, 更重要的是引导市民树立正确、 文明、 节俭的婚俗观念。
淄博市文明办向全市发倡 议 书 ,向 不 文 明 婚 俗 说“ 不 ”。 举 办 婚 礼 要 的 是 喜 庆祥和, 不文明的婚俗要坚决革除。 欢乐不代表没有底线, 婚俗也不能随意违背伦理道德,更不应与文明习惯冲突, 或者变得庸俗甚至低俗, 对不文明婚俗, 应该坚决制止。 婚礼是一个神圣的仪式, 在举办婚礼之时, 要引导市民做到语言文明 , 行 为 活 泼 , 雅 俗 共 赏 , 不搞 迷 信 、 粗 野 、 庸 俗 的 打 闹 ;祝 贺 词 , 切 忌 污 秽 低 级 的 语言 ; 讲 仪 表 , 不 要 妖 艳 怪 态 。举办婚礼应当移风易俗, 符合时代风尚。 婚礼风俗应跟上时代 步 伐 ,厉 行 节 约 ,反 对 浪费。 要让婚礼更加庄重高雅、喜庆温馨。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