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晨,记者接到家住黄埔区开泰大道某小区市民林先生(化名)报料称,一大早,该小区A15栋又发现一名老人坠楼。昨日,黄埔警方向广州日报记者证实确有此事,“符合高空坠落致死特征”。
据悉,11月20日,该小区刚发生一起六旬老人坠楼砸中10月大男婴致双双身亡的事件。此事过去还不到3天,小区再次发生老人坠楼事件,令人唏嘘不已。
“大约6时50分,我刚下楼,就看到楼下拉起了警戒线。我是骑电动车上班的,电动车被警戒线围了起来。我让保安帮忙推出车子,顺口问了一句‘是不是又有人坠楼’,保安没说话,但点了点头。我准备走的时候,看到医护人员从警戒线里走出来,我问他们坠楼的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医护人员说,‘是老人,救不了了’。”林先生说。
此事发生后不久,便在小区业主群传播开来,一时议论纷纷。“太诡异了,我们这小区这几天是怎么了,接连发生这样让人伤心的事情。”“希望老人一路走好!”
昨日上午11时13分,记者来到事发现场,看到老人遗体正被一辆殡仪馆的车辆拉走,数名家属尾随其后痛哭流涕,表情很悲伤。
记者就此事向黄埔警方求证,警方证实确有此事,“死者符合高空坠落致死特征。”有知情人士称,坠楼者为女性,年龄70岁左右,老人患有多种老年病,疾病缠身。“听说刚刚做完手术出院不久,没想到,就发生这种事情了!”知情者说。
事发后,涉事社区居委会筹建处也发出一份《关爱老人倡议书》,倡议书称,社区居委会将联合专业社工、社会志愿者资源形成合力,不定期开展专业扶老敬老行动,重点关注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群体,排解他们情感和生活上的疑惑和困难。
记者调查
两年内4个老人出事 老人:住久了“心憋得慌”
昨日,该小区业主罗先生告诉记者,这已是小区两年来第4个出事的老人了。“加上最近的两个老人,一共有三个老人意外坠楼了,还有一个是在车库出事的。”为何老人意外事件频频发生?
罗先生认为,这有个体因素,也有社会性原因。罗先生说,该小区的老人们大多来自不同地方,语言不通,社区周围又没有适合老人玩耍的地方,就像一个“孤岛”。“人往往走极端的时候,身边如果有人及时关心,劝导一下,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类事件。其实这些老人背井离乡来这里,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罗先生说。
据了解,万科东荟城是广州东部一个大型小区,占地约28万平方米,规划有6500户。据了解,该小区业主多为年轻人,属于购房刚需人群。其中,大部分并不在该区域上班,过着“潮汐般”的上下班生活。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发现,小区内走动的基本都是老人。一位老人说,小区老人来自五湖四海,基本上都是随子女迁来的,帮子女看孩子。
“白天,年轻人基本上都去上班了,孩子也送到学校上课了。大城市都是进门、出门都把门关得紧紧的,老人们也来自各个地方,有的语言也听不懂,也没地方串门,年轻人都出去了,我们就在屋里看电视,待得闷了,就只能下来在小区里走一走。”65岁的谭先生说,他来自四川,也是一名随迁老人。
“我们这些老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小区四周还有点荒,看病不方便,出门也不方便,有话也找不到人来说。”今年64岁的林伯说,在这里住久了“心憋得慌”。廖姨则表示,“小区周边有个公园,要走18分钟,路口挺多,路上不安全,去的老人也不多。”
为了了解该小区随迁老人的情况,昨日,记者分别致电黄埔区东区街道办及其下属的火村社区,但都未获得回复。“不清楚此类老人有多少,我们负责办居住证,但是他们不来办也没有办法。”火村社区一位工作人员称。
小区公共交往“空间”老人不满意
小区的公共交往“空间”,老人们也并不满意。谭先生是该小区C区一位活跃的老人“明星”,能歌善舞的他带头发动小区的老人们成立了一个合唱团,共有50多人,都是随迁老人。但是,合唱团却找不到地方施展歌喉。“我们去哪里唱,都会被保安赶走。”
谭先生表示,小区原本规划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但却被挪用出租。据一位业主提供的购房合同显示,项目规划有老年人服务站,占地为120平方米。
那么,老人服务站去哪儿了?昨日,小区开发单位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小区A区和C区各规划有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并未出租给他人用于经营。目前,C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摆有简单桌椅可供老年人休息,A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暂时作为服务业主的物业服务窗口使用。
对此,谭先生表示,“根本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合唱团50多位老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昨日,黄埔区东区街道相关人员回应称,“明后天开发区住建部门将到现场核查,如果老年人服务站出租了,要对开发商进行处罚;如果没有出租则要尽快挂牌,向业主开放。”
老人频坠楼会否与小区阳台窗户设计有关?业主李先生表示,应该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房子很新,不存在老城区一些高龄房屋破损失修的状况。”
小区一位业主透露,近期两个坠楼老人有一个共同特点,身患重疾。“也许老人家不想拖累儿女。”
社会学专家
随迁老人面临社会支持网络断裂困境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周利敏表示,这类事件已被学界关注到,自己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随迁老人面临一个社会支持网络断裂的问题,包括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公共服务的断裂。他们告别了乡土,告别了原来的亲朋好友圈子,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发生了断裂。来到了新地方,游离在户籍之外,没有重新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周利敏说,如果老人能在新社区很快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老乡,有一个活动交流的圈子,就能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周利敏表示,破解此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个体层面,注重家庭组织的建设,儿女多关心照料,亲戚朋友提供亲情支援;社区层面,社区活动、社区照顾和康复、社区养老等相关组织和服务配套跟上;国家层面,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服务,提供专业化的社工、社会志愿者服务。”周利敏说。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