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奇葩证明”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新华社调查发现,与过去相比,全国多地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开证明的数量已明显下降。不过,在一些地方,如“无小三证明”“家庭妇女证明”之类的“奇葩证明”还被要求出具,一些公证、银行等非政府部门成为索要证明的大户(11月22日新华社)。
在改进作风的背景下,“奇葩证明”本应该令行禁止、迅速绝迹,为何在一些环节依然存在甚至泛滥呢?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有关“奇葩证明”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服务理念问题,表现为有些部门还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还没有学会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和提升治理方式。正如舆论公认的,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信息共享成为了可能。有关方面应该成为互联网思维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尽快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在我看来,这还只是表象,最根本的还是作风问题。中央早就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决定了权力必须放低姿态,及时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通过作风改变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由此出发,倘若一个部门真正把民心民愿放在心上,还会让老百姓东奔西走,甚至跨过大半个中国去开证明吗?
既然是作风问题,那就应该通过改进作风解决。自作风建设启动以来,一些顽固问题总体得到遏制,作风改善成果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拿“奇葩证明”来说,为治理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一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二十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在这其中,看到了对“奇葩证明”的关注,也看到了问题缓解得到的民心点赞。
然而,“奇葩证明”在一些地方一些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的事实表明,总体改善不代表根本改善。就当前而言,“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正是从作风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为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依然存在“奇葩证明”的环节,从根本上讲,还是没有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在作风上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诚然,根据新华社的调查,“一些公证、银行等非政府部门成为索要证明的大户”。这些机构确实是非政府部门,但在很多方面,它们还具有政府部门的属性,并且承担着一些公共职能。转变作风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包括这些非政府部门。在改进作风之初,就有声音提醒,不良作风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诚哉斯言,确实如此。总之,“奇葩作风”不解决,“奇葩证明”难根治。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没有完成时。希望“奇葩证明”问题,能在作风建设中进一步加快解决。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