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11月14日电(王爵 曾江林 张茜)14日,记者从南充顺庆区民政局获悉,一对老年夫妇相互搀扶着来到顺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听说就要举办集体婚礼了,我们老两口想来报个名。”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经过一番了解后,两位老人填写了报名登记表。
“几十年了,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梦,那就是跟老伴办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据悉,两位老人家住南充顺庆区人民北路,大爷叫刘昌集,今年83岁,大妈叫赵正碧,今年80岁,两位老人都是鹤发童颜,精神十分矍铄,一说起即将举办的集体婚礼,赵正碧满怀期待,“前些天,听平常一起跳舞的妹妹说民政局要办集体婚礼,当时还以为只是针对新婚夫妇,我还有点不甘心,因为我们家距离婚姻登记处很近,所以我就去问了问,听到工作人员说我们符合条件,心里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刘昌集和赵正碧补照的婚纱照。 钟欣 摄“我们是1962年5月1号结的婚,头天晚上,十几个同事在一起坐了坐,每个人一把豌豆、两条牛皮糖,没得仪式,哪像现在这么多名堂哦。”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刘昌集百感交集,“连一件新衣服都没给她买,更不用说彩礼了,那个时候真是委屈了她,不过也确实没得办法,条件太艰苦了。”刘昌集说,退休后,他陪老伴到全国各地去走了走,也补拍了很多婚纱照,但当年简单得不像样的婚礼始终还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遇到老刘,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据了解,赵正碧出生于1936年重庆的一个小山村,在她3、4岁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极度的贫困和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1945年,抗战结束,母亲带着9岁的她和哥哥进了城,迫于生计,赵正碧被送到一个打铁匠家里做童养媳,当时,虽年幼但却很懂事的她以为再也见不到家人了,为此曾经一度万念俱灰。没想到,解放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赵正碧奇迹般又回到了母亲身边。
刘昌集和赵正碧退休后出游合影留念。 钟欣 摄为了生活,赵正碧在13岁左右就进入了重庆的一家丝织厂,当起了童工,“就想着能多做点就多做点,给母亲减轻负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正碧从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变成了车间的技术能手,尽管不足20,但她却是很多工人口中的“赵师傅”。
1955年,丝织厂和一家兵工厂联谊,19岁的赵正碧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刘昌集:“当时搞活动,我跟老刘分在一个组,感觉这个小伙子很不错。”一次活动,把两个人的一生紧紧地拴在了一起。赵正碧没有上过学,只是在工厂里上了扫盲班,但她当时的择偶条件可不是一般的高——不抽烟、不喝酒,必须要是共产党员,年纪不能超过自己3岁。而刘昌集不仅符合赵正碧的择偶条件,音乐、体育更是样样精通,于是,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由于工作不在一地,加之两人都是工作狂,于是开始了当时并不常见的长达7年的“异地恋”,这可愁坏了双方父母,最终,在双方家长的“胁迫”下,1962年,两人结成连理。
“认识61年,结婚54年,我们基本上没有红过脸”。说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和婚姻,赵正碧面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婚后的赵正碧和刘昌集因为工作原因两地分居,一个月都见不了几次。1963年和1965年,赵正碧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子,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加之丝织厂实行“三班制”,晚上常常加班,赵正碧劳累过度,营养又没跟上,孩子喝不上奶水,有时候会饿得呱呱叫。对此,赵正碧没有丝毫抱怨,一个人默默支撑着,“老刘在兵工厂工作,又是保卫干部,责任很重,我这个当妻子的要理解。”赵正碧说,刘昌集非常顾家,每个月的工资除去交一部分给婆婆养老,其余全部都拿回家,而且只要一回到家里,做饭洗衣带孩子啥都做。
“夫妻之间不仅要相互包容,还要能患难与共。”刘昌集说。1966年,组织上考虑到刘昌集夫妇两地分居的问题,把赵正碧调入了兵工厂,从此,一家子终于结束了奔波之苦。退休后,1998年,老两口跟着女儿来到了南充,这一住,就是18年。虽然两人都没怎么上学,文化程度不高,但都好学、善学,都是厂里的文艺骨干。“老刘会弹三弦、拉手风琴,还是合唱队的指挥,我喜欢唱歌和跳舞,厂里办晚会,基本都会有我们的表演。”如今,两位老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使用电脑和微信,偶尔也拍个照片发发朋友圈。(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