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安澜70年启示录:黄河宁,天下平

2016-11-11 03:49:03 来源:济宁新闻网

由于决口改道频仍,黄河历史上曾给流域内的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一度被称为“中华之忧患”。1946年,新中国还没成立,冀鲁豫解放区就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由此开启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

大河汤汤,岁月奔流。如今70年过去,黄河不但成功实现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而且千年“害河”变“利河”,正演奏着人水和谐的时代强音。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治黄理念日益升华,人民治黄成就辉煌,堪称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小康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不断求索、百折不回的治黄历程所昭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是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献上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厚礼。

逃荒讨饭“变身”外出创业,兴利除弊让“害河”成“利河”

“解放前我们当地有句顺口溜:‘娶不上媳妇,喝不上糊涂,住不上瓦屋。’要说人民治黄这70年来的变化,长垣是最感安澜之福的地方,长垣人也是体会最深的……”在半月谈记者对面刚一坐下,59岁的李殿明就打开了话匣子。

从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源头下来,黄河先后跨越青海、甘肃、陕西、河南等九省区,一路携川纳流,奔腾跌宕,注入渤海。由于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到了下游河道摆动游荡,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地处豫北的长垣县恰在“豆腐腰”区间。

“以1933年为例,当时光我们县就决口35处,是全河南最多的。”在县里干了一辈子河务工作,李殿明熟知各种治河掌故。“我所经历的最近一次大水在1996年8月,当时滩区大面积被淹,受灾严重,但没有决口死人,说起来也是20年前的事了。”

在长垣苗寨乡安寨村,为了寻访“黄泛之灾”留下的痕迹,记者在村里开了一场座谈会。党支部书记高显伟表示,听老辈人介绍,过去黄河就像在长垣人头顶上滚来滚去,三四千流量就可能漫滩,自从2001年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下游行洪能力明显提高,长垣段过5000流量也不会出槽。

“没了水害,大家就能专心谋发展。两相对比,老辈长垣人逃荒要饭的多,现在长垣人外出创业的多。”未曾想老高一句话转移了座谈主题,村民们纷纷就此谈起最近各自手头忙活的“项目”,从开饭馆到做防水,不一而足。在七嘴八舌、气氛热烈的发言中,水患俨然已成遥远的历史记忆。

从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苦,到发展成“起重机械名城”、“防腐材料之都”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长垣的华丽变身,堪称人民治黄事业写下的生动注脚。

黄委会防办主任安新代表示,70年来的治黄成就是方方面面的,但要梳理起来,防洪无疑是第一位的。过去黄河干流上没有一座水库,如今从青海龙羊峡以下河段,29座水库如29颗明珠缀在黄河上。

“这些‘钢筋铁骨’加上越来越先进的监测、预报手段,为黄河岁岁安澜提供了坚实保障。”安新代说,“特别要提到的是,随着标准化堤防成为样本工程,其功能正从单纯防洪向防洪、交通、景观等多元化拓展。绵延不绝的‘水上长城’如今已成为沿岸人民文化休闲的‘生态走廊’。”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张金良介绍,目前黄河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水资源,为占全国12%的人口、13%的粮食产量及6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了水源保障,并支撑着流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经大致测算,综合防洪、供水、水土保持、发电等方面,70年来人民治黄产生的整体经济效益在11.1万亿元左右。

“千年‘害河’变‘利河’,效益非常显著,过程跌宕起伏,堪称一部史诗。”张金良说。

从与河抗争到人水和谐,治黄理念在求索中升华

“黄河九曲十八弯。”摊开一幅标准的中国地图,自西向东一个巨大的“几”字形赫然入目。

以擅画黄河而知名的画家成方,为了采风写生曾经从源头至河口完完整整地走了两趟。在她眼中,不同位置的黄河有着不同的色彩,“源头的水很清,透亮;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冲刷后沟壑万千,大河就此变成黄色;下游的河口,入海泥沙沉淀加上生态多样,像是大块的红地毯,是另一种美。”

然而就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因为枯水年份增多,沿黄地区用水无序,黄河断流日益加剧。形势最严峻时年年断流,河口三角洲面积一度萎缩了七八千亩,大批特有动植物遭遇灭顶之灾,成方眼中美丽的“红地毯”几近消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名院士为此联名呼吁:拯救黄河!

黄委会水调局副局长裴勇表示,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兼顾,人类生产生活用水与河流自身生态用水优化配置,这是黄河断流提出的严峻考题。

在形势逼人的背景下,国家授权黄委会对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1998年底,水利部出台《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2006年,国务院颁布《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由此在世界上开创了大江大河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量统一调度的先河。

“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至今,黄河已成功实现了连续17年不断流,而且从过去水文意义上的不断流转向功能性不断流,从保障生活、重要的生产用水转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统筹兼顾。”裴勇说。

对黄河干流上水利枢纽的修建及运用,历程也堪称曲折。

治黄初期,人们曾梦想通过蓄水拦沙让千古黄河变清。上世纪60年代初,黄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水库三门峡下闸蓄水,不料一年半后15亿吨泥沙淤积库区,回水倒灌关中平原,危及西安。水库不得不改变运用方式,连带着下游规划的几座大坝也被迫下马。

黄委会山东河务局防办主任何同溪介绍,三门峡水库建设走了弯路,但正是吸取了这一教训,后期的小浪底工程从设计时就预留了75亿方的淤积库容,并通过在“数字黄河”、“模型黄河”上的系列试验,最终成功利用小浪底工程实现对黄河调水调沙。“以山东河段为例,19次调水调沙共计冲刷泥沙近3亿吨,河槽下切深度1.5米左右,加上后期生态调水,河口三角洲的生态得到持续修复。”

因为工作关系,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室主任王瑞玲近年来多次到河口自然保护区考察,她发现,由于源源不断的黄河水提供了养分,一度消失的鸟类和鱼类重现。作为北中国“生态要冲”的河口地区,正逐渐找回整个东北亚内陆及环太平洋迁徙鸟类“国际机场”的昔日荣光,甚至已成为全球性濒危鸟类黑嘴鸥的主要栖息地。

王瑞玲表示,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从与河抗争到兴利除害,从维持河流健康到实现人水和谐,70年的人民治黄史,在实践中不断求索前进,又在理念上持续提高升华,“小小河口三角洲的变化堪称缩影”。

以人为本铸就治黄丰碑,大河安澜献礼民族复兴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河流治理,道理亦然。

查阅人民治黄大事年表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至今,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黄河治理当作事关安民兴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视:1952年,毛泽东主席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此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都亲临黄河视察或指导治黄工作。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期间,前往兰考东坝头段考察黄河,并向地方干部询问黄河防汛情况,了解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2015年初,一项针对黄河滩区群众的居民迁建计划在河南、山东两省启动,125万滩区贫困人口走上彻底脱贫路。

据了解,黄河滩区主要是指黄河下游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区域。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既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百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场所。在与水争地的过程中,多年来形成了全国最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带之一。

兰考姚寨村村民葛文松说:“以前村子搬迁是为了逃生,现在搬迁是为了发展致富,希望搬出去之后房子可以大一点、国家补助多一点、交通方便点、公共设施完善点。”

依靠人民治黄,治黄为了人民。70年来,这是黄河治理过程中锤炼出的一把金钥匙。实现滩区脱贫靠的是这把钥匙,破解泥沙难题靠的也是这把钥匙。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水少沙多一直是黄河治理中的最大难题。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输沙量高达16亿吨,多年平均天然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作为一条多泥沙河流,黄河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绝无仅有,没有成功范例和经验可循。然而依靠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从早期的“宽河固堤”到“蓄清排浑”,再到后期的“拦、调、排、放、挖”,中国人手握金钥匙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河流治理之路。

实现全面小康要求“一个都不能少”,滩区群众脱贫致富自然是新时期黄河治理的重要内容。黄委会研究员、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侯全亮表示:“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治黄成果当然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正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唤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自觉主动投身治黄事业,让这条古老的母亲河福泽百代,广惠苍生!”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