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390多亿元,观影11亿多人次。2017年,有预测中国电影票房将超越北美,跃居全球第一。2018年,更多外国影片可能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将面临公平原则支配下的新挑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势下,中国电影迎来重大利好——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7日获表决通过。业界认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该法的出台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文化领域的突破,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文化领域的落实。
规范市场 戳破虚浮泡沫
电影《叶问3》涉嫌票房造假受调查揭开电影市场乱象冰山一角。有统计表明,过去几年全国电影票房至少有一成被“偷走”。在电影高票房背后所隐藏的这些“注水”“泡沫”,不仅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还成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真实状况的“障眼法”。
加强对票房收入的监管、让虚报瞒报票房收入行为承担相应罚责,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法律同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其中规定:“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准确统计票房数据,是维护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法律从严规范,并对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视情节轻重分了层次,具有可操作性,将有助于具体的实施执行。
艺人涉“黄赌毒”、演员天价片酬等行业乱象,社会负能量明显。为加强电影从业人员自律,法律作出明确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简政放权 激发市场活力
2016年上半年备案电影209部,大大高于2015年同期;出品完成片数量52部,超过2015年全年——这组来自上海的数据,可谓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激活创造性的鲜活例证。
“简政放权、激活市场是电影产业改革推动的重要方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说,这次通过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把实践中已经推行的改革举措写入法律,比如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等,法律没有新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同时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项目。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根据法律规定,加强电影立项阶段的审查,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由电影主管部门“出具备案证明文件或者颁发批准文件”。
任仲伦认为,这可以避免行业内题材撞车、节约创作资源,避免“一部影片红了,一批影片跟上来”的现象,也可筛选淘汰一批显然不符合创作规律的项目,有助于市场健康发展。
扶持国产电影 对资金投入放映时长等作出规定
淘汰劣质“泡沫”产品,摈弃急功近利创作,经过从去年到今年由峰值进入波浪式起伏的过程,中国电影得到洗礼和考验。
扶持国产电影,让其沿着健康、理性轨道前行,电影产业促进法着墨颇多。从创作主题到资金投入,从人才队伍建设到电影放映具体时段,都作出明确规定。
如法律明确,国家支持创作、摄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题材电影;国家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国家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电影产业发展。
法律还明确提出电影院放映国产影片的时段要求,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
业内人士表示,相关法条是对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国产电影提供政策的保驾护航。
支持公益放映 改善农村观影条件
支持公益放映,在本部法律酝酿出台的三次审议中不断具化。
法律规定,国家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资建立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电影放映,不断改善农村地区观看电影条件,统筹保障农村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给予补贴。
“这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解决部分地区放映和观影难度大、观影率不高、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说,“电影产业与农村公共文化的有机融合,将成为撬动农村电影市场的一个重要支点,对提升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教育、电影主管部门可以共同推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并采取措施支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费观看。对此,业界认为,这将减少我国少儿电影教育的东中西部差异,同时也赋予了教育和电影主管部门依法履职的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