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杭大径山经过外立面改造后的民居。 余杭供图 摄
杭州11月4日电 (方堃)经过几场秋雨氤氲,丝丝渗透的凉意伴着空气中沁人的桂香,老底子杭州人都知道,秋色迷离看杭城的好时节已经到来。不过,倘若你在雨天沿着杭长高速,向西北一路开过去,雨中的山峦更显灵秀,山间云雾缭绕,路旁千亩花海盛装绽放……他们说,一入余杭此境,“任人潮涌动,我只远离喧嚣看径山”的心境便悠然而起……
三面依托浙江杭州主城区的余杭,是名副其实的“天堂后花园”,承担着涵养生态、美丽杭州的重任。然而余杭对于“美”的追求,不仅仅只是美在形态,更美在发展。
近年来,余杭区通过实施生态保护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等举措,用经营文化的理念来开发建设农业旅游景点,在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设施建设、生态创建、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钱袋子越来越鼓,环境越来越美,连荒地都变值钱了。”这是踏踏实实走在“两山”路上的余杭人最切实的感受。
美丽为“形”文化做“核”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
“山沟沟是个穷乡僻壤,到2002年,整个村还没10辆车,年轻人留在村里只能砍竹子,大家都去外面打工了。”今年45岁的山沟沟村民沈祖耀回忆道。
“山沟沟”地处杭州余杭区鸬鸟镇,这里风景优美、古建密集、民风淳朴。但由于彼时交通不便,这处藏在深山里的秀美山村一直不为人所知,山村里的人们养鸡鸭、种地、卖毛竹……生活安宁却并不富足。
不可否认,在当下中国的农民有着迫切改变自身现状的需求,与此同时,绿色经济正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推动全球经济转变。那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将乡村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乡村面前的重要命题,也是余杭在打造“美丽乡村”时着重思考的方向。
“一方面是生态、古建的保护,一方面是乡村的发展,从2003年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时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后发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杭州市余杭区区委副书记张俊杰的思考,道出了余杭的发展心声。
在慎重思考农村一二三产业与生态保护如何融合发展后,余杭开启了尝试的第一步。
2003年,平静的山村起了涟漪,余杭区鸬鸟镇里有了山沟沟风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推出了以山水自然景观、农居休闲为主题的山水风光游。那一年,在外打工的沈祖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辞去了工作,回来“寻找机会”。
山沟沟村的汤坑被开发为峡谷型生态旅游区,茅塘定位成农居休闲,随后又开辟了彩虹谷景区,主打山水风光游。山沟沟景区的成功开发,给当地的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农民们纷纷从田里“上岸”,农户经营农家乐、开办农庄、旅馆。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许多人因此走上旅游致富的快车道。
一直在寻找机会的沈祖耀盯准了游客,整修了爷爷传下来的老房子,结合祖传的“土酒酿造”技艺,让游客们亲身体验酿酒过程,自己也赚了个盘满钵满。同村的盛伟夫也抢喝了“头口水”,于2003年开出首家农家乐饭店,之后,周边农户纷纷效仿。短短几年,景区周边农家乐遍地开花。
“山沟沟”的成功一炮打响了余杭的“美丽乡村”模式,让尝到甜头的余杭,在大力打造“天堂边最美丽的村庄”形态的同时,更想添加尽善尽美的灵魂内核。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只有本土化、特色化才能细水长流,尤其要重视农村建设中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才能在发展乡村旅游、绿色经济的路上,为以后的经营打下基础。”余杭区大径山推进办负责人郑浩如是说。
这是一条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并重的道路。
2015年,余杭区战略性提出了建设大径山生态区的发展规划,大径山开发建设作为区域发展战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作为全区“十六个重大专项”由书记区长亲自挂帅。
2016年2月,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重大专项正式启动,381平方公里的大径山区域开启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之路,花海三千界、旅游集散中心、禅茶第一村、十八公里风情骑行道、驿站、沿线路面整修、道路两侧景观绿化提升、城市家具改造等有条不紊推进,均在今年“十一”精彩亮相。
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山沟沟”和“大径山”的发展只是余杭“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杭人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兴办农家乐等举措,形成了一条条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度假线,有效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
“这不仅是余杭西部乡镇对旅游产业开发的一份美好愿望,也是余杭政府对于产、乡、人文融合发展的乡村新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张俊杰如是说。
“看得见”工程“看不见”功夫构建全域生态新画卷
余杭的径山寺,是不少都市人于繁华落尽后寻一片栖心之所的地方。今年年初,径山寺周边的65户农户、5家茶厂,下山了。
径山脚下,新规划建设的“禅茶第一村”,将成为这些农户和茶厂的新家。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江南人家,美丽的“禅茶第一村”,将为农户们构建一个“陶渊明”式的田园村落。而身处其中的茶厂,也将升级成为集茶道表演、素食体验、民宿生活于一体的休闲养生群落。
“美丽乡村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铸就‘美丽’需要时间,更需要氛围的沁浸。”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局党委委员、区农办副主任孙金星表示,除了百姓、游客看得见的风景,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下了大功夫。
“村庄建筑外观色彩应与周边传统建筑风貌及自然环境相协调,景观敏感地带的新建住宅应采用以黑白灰为主的传统色调;农户建房应采用坡屋顶形式,景观敏感地带的屋顶色彩应以传统的青黑色为主,体现“粉墙黛瓦”的建筑风韵……在大径山制定的《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办法》中,整整17页的实施细则针对大径山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一石一塘都有明确的管控办法。
“我家1988年造的老房子经过政府的立面整治,变成了典型的白墙黑瓦“杭派”民居,到家里来做客的亲戚,都说漂亮又有内涵。”家住径山镇潘板桥村羊棚坞的罗静芳满脸笑容地说道。
相比于“看得见”的工程,余杭在“看不见”的工程上下了更大的功夫。
曾经林立的电线杆不见了,头顶上纵横交错、杂乱无序犹如“蜘蛛网”的电线也没了……一直以来,树立在农村乡间田头的电线杆都以“风景杀手”著称,然而走进余杭径山镇,会发现头顶是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电力工人们正在对这里的电力线路实施入地改造。
“我们围绕大径山核心道路、旅游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实施开展了12项大径山电力迁改‘上改下’工程,织好地下电网,为‘绿水青山’增色。”大径山推进办负责人郑浩说。
“大径山”的打造,为余杭“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主品牌和动力支撑,然其只是余杭全区在挖掘文化底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增强地区活力中的一个倒影。
在这个倒影下,除了消失不见的电线杆,余杭在完善村庄保洁体系、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方面也下了苦功夫。
据悉,余杭区现有农村保洁和养护人员3300人,平均每村配备16名左右,通过实施“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体系,实现了保洁区域全覆盖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此外,为了更长效地保证“绿水青山”,余杭全区共禁养生猪14万余头、鸭子387万羽,并围绕化肥农药“两减”目标,2011年以来全区减少农药施用量184.4吨、化肥施用量14224吨。
“刚开始发展农家乐的时候,大家注重的是农家的‘农家菜’,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更在乎环境和氛围。”孙金星认为,市民远离城市喧嚣到乡村望蓝天白云看碧水呼吸新鲜空气的愿望更加强烈,然美丽乡村发展到现阶段,绝不仅仅只在美丽的外在,更需要不断提升质量,所谓的质量,就是“看不见”的工程。
“老”生态“新”机制定制环境“良性效应”
绿水青山是免费的蛋糕吗?
“我们镇目前的工业产值和2000年时的工业产值差不多,是余杭区唯一一个没有工业规划区的镇。”余杭区鸬鸟镇党委书记姚爱华告诉记者。
在余杭,如同鸬鸟等镇工业发展的停滞,是“别有用心”的。
余杭的东部,是平原及水网地区,作为工业化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域,经济相对发达。余杭的西部(即瓶窑组团地区、大径山区域)为山地丘陵区,自然环境优越,是余杭区保育山地丘陵生态、涵养水源之地,也是余杭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和自然屏障。
保护自然秉赋,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限制,绿水青山从来不是免费的蛋糕,背后有很多看不见的代价。
以鸬鸟镇为例,近几年来为了保护生态,其工业产业一直在萎缩。
镇上有一个叫“黎鹰牧场”的生态农庄,它的前身是一座制药厂,曾经的药厂很辉煌,每年光生产鲜竹沥一种药就达130万盒,但是排污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基于这个情况,鸬鸟镇果断关闭了该药厂,转为了现在的生态农庄。据悉,现在镇上除了传统的针织和竹制品加工企业,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化工、造纸类企业基本都关停和转产了。
没有工业,城乡该怎么发展?记者了解到,除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余杭区还有另一个“法宝”——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的生态补偿,其实就是某个区域、单位或个人,因为承担了更多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上受到了限制,作出了牺牲,为了公平起见,政府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据悉,余杭区从2009年开始实施生态保护机制,实施范围涉及余杭西部5个镇,总面积约448平方公里,占全区行政区域的36.5%,涉及38个村,总人口12.2万人,是全国县域范围内最早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县(市、区)之一。
“2008年起,为保证生态环境,余杭先后关停苕溪流域的造纸、水泥、电镀、石矿等100多家污染企业;为保护苕溪流域水环境,保障饮用水取水安全,余杭区自2005年就启动了畜禽禁养工作。”孙金星说道。
姚爱华表示,这些年来,余杭区对镇上的考核方式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中。“最初,所有乡镇的考核方式都是一样的;从2008年起,开始分类考核,现在我们西部乡镇已经完全不考核工业相关指标了……”
补助也是实实在在的——列入考核范围的目标任务类项目共计4大类19项,每一项都打分,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即得100分。记者了解到,每一分,就代表8万元的补助。此外,得分100分以上的镇再给予一次性奖励,从40万元至80万元不等。
“从2009年到2015年7年间,区财政已累计拨付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奖补资金2.26亿元,同时在农林、环保、交通、文教卫等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各类项目补助资金达10亿多元。”孙金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统计数据,上面显示,每年的补助都呈上升态势。
“现在,我们的生活非常惬意,平时捧着茶杯在小溪边坐坐,和邻居聊聊天,周末住宿基本上都能客满,更开心的是环境越来越好,孙子和我说,爷爷住在这里一定能长命百岁。”以前靠卖毛竹、打小工营生的张根宝老人,从没想过,因为得天独厚的生态,他的晚年会如此幸福。
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丰收,提升了余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此外,余杭区还建立了绿色GDp考核制度。“余杭区建立了差异化的综合考评体系,区政府对全区各镇街按照产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生态保护型三种类别进行综合考评。”孙金星告诉记者,为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余杭对瓶窑组团各镇列入“生态保护型”考评,加大生态保护指标权重。
“生态才是良性的财政。”张俊杰表示,这些年下来,余杭的生态保护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管理与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苕溪流域水质稳定保持II-III类水质,西部地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8%,林木蓄积量持续增长,基本实现了涵养水源、保育山地丘陵生态的功能目标。
到底什么能真正能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莫不过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从十多年前的不足5000元,上升至2015年的29159元。
这些动人的数字,和摆在世人面前生态环境真真实实的改善,不仅让当地人骄傲,也引来了世界旅游休闲业高端品牌企业的青睐。近年来,伴随着各类考察团队的接踵而至,亲山亲水无污染的休闲度假项目频频抛来橄榄枝,一条前景可期的产业转型之路在余杭的“美丽乡村”中逐渐显山露水。(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