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今天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管阳太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卒中,即中风,防大于治。他指出,无论症状典型明显的大中风,还是症状不明显的小中风,危险因素基本一致,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卒中俗称为中风,中风有两种,一种是比较严重的,多为脑梗塞,发病时患者倒地不起,意识丧失,之后可能留下偏瘫,口齿不清等后遗症,或直接导致死亡。还有一种轻型中风又被称为小中风,但由于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小中风又被称为,短暂性脑部缺血发作,虽然经过一定时间会自行缓解,但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据了解,小中风发作时脑血管并没有完全被血栓堵塞,只是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因此症状也不像脑梗塞那么严重。患者往往表现为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某个肢体无力、失去平衡力、眼睛黑蒙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患者就会好转。
管阳太说,小中风的症状可能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不以为然。有七成小中风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中风,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微小栓塞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防治的时机,很可能导致中风(即明显的脑梗死)。
根据相关研究,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其中21%小中风患者在90天内会新发脑梗死或梗死进展;而早期积极预防可显著降低90天内中风复发风险达80%。管阳太说,小中风其实给患者宝贵的缓解期和治疗期。他笑称,小中风患者是优质患者,如果能在小中风发生时及时治疗病情,将会预防大中风的发生。
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上海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和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中心当日主办了“脑卒中预防与救治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旨在提高民众对卒中的重视与应对意识。
管阳太还透露,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现在中风人群有低龄化趋势,青壮年人群出现卒中的几率的增加。他说,现在,45岁以下青壮年患者中风数量占比不断增加。
专家特别指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都是小中风的高危人群,上述患者和家属要知晓小中风发生时的表现,牢记中风口诀: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只有快速识别小中风,并积极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伤害发生。”(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