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10月15日电 (索有为 粤海渔)2016年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15日在珠海港珠澳大桥施工总营地正式启动。
港珠澳大桥项目作为国家重点基建项目,是连接粤港澳的大型跨海通道,项目在建设的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好中华白海豚,建成绿色环保示范工程的目标,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
港珠澳大桥项目施工以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积极配合和保障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同时,密切关注项目海域海洋环境和水生野生动物的状况。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从2011年港珠澳大桥动工开始,连续6年开展中华白海豚资源监测工作,采用pHOTOID法累计识别在珠江口水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2060头,已全部录入海豚资源数据库;联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泛开展宣传与培训,让参建者施工者主动开展环境保护和中华白海豚保护,也让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的中华白海豚保护知识和观豚技巧。
此外,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近年来还通过加强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加强水生生物生态环境监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海洋与渔业执法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水生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据悉,广东省已于2008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覆盖全省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目前全省已建海洋与渔业类自然保护区110个,保护区数量、面积一直居中国首位。同时,全省每年举办濒危水生物种放流,先后放流中华鲟1000多尾、大鲵17000多尾、海龟3000多只、黄喉拟水龟1000多只、中国鲎60多万只、唐鱼30多万尾,有效补充了水生野生动物资源。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主办,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承办。广东全省各地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救护中心等有关单位,将围绕“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的主题,到学区、社区、景区、渔区进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