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降身段” 寻常百姓“过足瘾”

2016-09-25 04:22:08 来源:济宁新闻网

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张素)累计9400多项科普活动、吸引超过2亿公众参与,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成绩单”令人眼前一亮,参与其间活动的寻常百姓“过足科学瘾”。

全国科普日始于2004年开始,每年9月的第3个周末会在各地举行。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从17日持续至23日,在此期间,以往“高大上”的科学知识“降下身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钱岩说,这次全国科普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线上线下互动,广大公众参与热情高,“对促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本次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设置了300余项互动体验项目,观众可以在“天宫二号”模拟舱里体验置身宇宙的感觉,或在全球最大的裸眼3D显示屏上与恐龙“合影”,孩子们的笑声响彻中国科技馆。

“建设我的月球基地”讲解员李竞萌说,展出的月球基地机器人均是由青少年设计的。“我们发现,学生们有特别多有意思的奇思 h jj妙想。”李竞萌兴奋地说,学生们基于这些奇思妙想,制作出虚拟现实的蓝本,经过多次探讨再形成展品。

据统计,全国科普日举办12年来,中国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从3%提高到了5.6%,京津沪地区率先达到10%。

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说,近年来政府对科普工作更加重视,各地科普日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气氛更浓厚,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科普活动的热点和重要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股“科技风”也吹向山沟。23日,全国“科普文化进万家”暨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走入革命老区,包括科普大篷车、科普V视等近100项重点活动走进延安的社区、农家和校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尚勇说,这项活动也是助力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惠民行动。为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中国科协开展科普中国e站建设,打造科普信息服务落地应用新阵地。

记者获悉,根据延安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协组织畜牧养殖、林果蔬菜种植、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家为农民开课,还邀请上海的知名教师为延安学生开设远程课堂。(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