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帕”友观看机器人脑外手术 专家吁防治帕金森

2016-04-27 17:23:33 来源:济宁新闻网

成都4月11日电(刘彦君)手术室内,刚落户四川的首台“CRAS机器人”正摇动着蛇形机械臂,从帕金森患者头颅开出一个小洞进行治疗,患者不停震颤的手脚也牵动着手术室外上百名“帕”友的心,因为他们正通过观看现场直播画面关注着手术室中每一分每一秒的进展。

11日,四川省慈善总会联合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成都西南脑科医学研究院共同举办了——2016世界帕金森日暨“CRAS机器人”手术社会开放日,呼吁正确认识和科学防治帕金森。

帕金森病又叫震颤麻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有200余万人,约占全球的50%,中国每年有10万名新发帕金森病患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等,帕金森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北京海军总医院尹丰教授表示,由于帕金森病起病隐蔽,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患者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后就诊的时间平均延迟6.73个月,早期帕金森延误治疗率已经高达60%。

近年来,机器人不仅用于工业领域,在医疗系统也已得到推广应用。“CRAS机器人”脑外手术系统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研成果。

上午十时,一位帕金森患者被送入手术室准备进行“CRAS机器人”脑外手术,记者看到,手术刚开始进行时,患者的手脚抖动幅度较大,15分钟后,抖动幅度明显减少,半个小时左右,手术即将结束,患者已经基本停止抖动。

“机器人手术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医院一上午最多做过13台手术。”成都西南脑科医院院长张波表示,“CRAS机器人”脑外科手术系统临床运用,标志着脑外手术技术发展的重大进步,克服了传统外科手术中精确度差、手术时间过长、医生疲劳、和缺乏三维精度视野等问题。

下午3时,记者看到,接受手术的患者已经能够手脚灵活发挥,并能用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张波坦言,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走出“不能治愈”的认识误区。“尽管目前帕金森病尚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等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极大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我患帕金森病六年来都是靠药物维持,现在药效基本开始减退,每四个小时都要服用一次药物来控制发病。”64岁的王福对自己目前的情况表示很担忧。

“我曾遇到一个从内科转来的帕金森病人,每天要服用11种药物来控制发病,这种情况就亟需外科手术的介入。”尹丰解答道,当前,医学界也正在探索神经内科与外科合作的模式,为处于不同阶段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为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治愈,不少患者谈‘帕’色变,对该病存在不少误区,以致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张波表示,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患者才能早获益。“普及帕金森病知识、支持患者康复,需要家庭、医院、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