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

2016-09-13 14:10:47 来源:济宁新闻网

2.对于目前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你认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回原籍参加高考

在就读地参加高考

没有好建议

3.你是否了解南方科技大学?

了解

不了解

一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二是高中毕业出国留学人数迅速增长;三是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的 三放弃 现象逐渐显现。[详细]

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学费收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详细]

发达地区的全国重点高校应该借当地生源减少,顺势减少在当地的录取名额,把多余的名额投放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以此既摆脱重点大学的地方化倾向,同时缩小各地的招生指标差距。[详细]

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进行改革,落实办学自主权,建立自由转学制度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以此满足考生对教育的需要,提高大学办学的灵活性与教育竞争力,同时应对危机。[详细]

【焦点】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与户籍密切挂钩。流动人口子女在 异地高考 ,能否令户口政策破冰?[详细]

【观点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从高考资源来讲,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云集,户籍考生入学相对容易。但是,要客观分析其中的历史等复杂因素,包括相当部分高校是由当地纳税人付费办校的,从义务和权利角度而言也有相对合理的成分。异地高考较为敏感,也很复杂,不能盲目出台。[详细]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作为一名母亲,我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子女的教育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许多不得不回老家读高中的孩子,由于长时期与父母分离,只能委托家里老人照顾甚至无人看管,这些孩子容易滋生心理问题甚至误入歧途。如果能推行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并打破户籍限制,那真是好消息。[详细]

【焦点】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异地高考一旦实行,会不会导致大量外地考生涌入,与当地考生抢机会,从而产生新的教育不公?[详细]

【观点一】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北京、上海等省市的高考招生比例长期高于其他地方,这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这种地域特权早就应该被破除。[详细]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特级教师郑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诉求值得关注,但教育现在都是属地化管理,涉及到经费等大量问题。异地高考政策有可能会造成大量高考移民,冲击输入地的既有秩序。[详细]

【观点三】全国政协委员张群:现在上海许多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读的孩子超过半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旦放开高中乃至高校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难以想像。以美国许多州立大学为例,对本州学生一个价、对外州学生一个价格,对海外留学生又一个价格,也有相应的考虑在内。[详细]

【焦点】以上海为例,目前有10类非沪籍考生可以报名参加2011年上海高考,但其中并不包括数量巨大的农民工群体。 异地高考 打开大门后,会不会有人大打 擦边球 ,增加权力寻租?[详细]

【观点一】全国人大代表、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异地高考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要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把户口迁移到北京,或者把户口挂在北京亲戚那里。[详细]

【观点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目前能想到的一个是纳税上的限制,外地人在北京购房,需提供五年以上纳税证明,异地高考也可以借鉴。另外,外地小孩在北京上学的时间也要有限制,以防有人突击送小孩到北京来,那时候很难招架得住。[详细]

【观点三】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 异地高考 政策是一个很得民心的举措,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凡事都要看主流,与它的正面效应相比,负面效应只能算是支流。因此产生的问题不必多虑。[详细]

南方科技大学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创办,以香港科技大学模式为参考,自2007年 开始筹建,计划 一步到位地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从200个竞争者中被聘为创校校长。 [详细]

据了解,南科大首期教改实验班有三大生源:一是报考中国科技大学少年实验班未被录取的生源,二是面向全社会招生的生源,三是国内各个高中推荐的生源。南科大原计划招收50名教改实验班新生,实际报到46人。[详细]

2010年12月19日,南科大低调进行首次复试,16名经过严格遴选的考生在启动校区连考3场,分别进行学习能力测试、面试和心理健康测试。记者在复试现场看到,考试没有考场纪律,孩子们随时举手提问,像做游戏一样。 [详细]

『美国:提前两年就能考』

如果说美国有高考的话,应当数SAT,全称是学术能力测试。这个能力测试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就好像现在已在中国流行的 托福 、GRE等考试一样。每年有7次SAT考试,SAT成绩两年内有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学校招生时看学生历次SAT考试的最好成绩。因此,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

》阅读全文

『晒晒英国不一样的高考制度』

英国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体系之一,它以先进的高等教育而闻名世界。在英国有100多所大学,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牛津、剑桥等知名大学,英国高中生如何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英国的中学生在接受5年的中学教育后,要参加GCSE考试,即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 。英国的高考不像国内一锤定局,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绩学生得在这两年中坚持不懈的学习,因为英国是累积分制。

》阅读全文

『日本:国立大学不易上』

高考在日本同样是一件大事。能否上大学,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决定一个人进入社会以后起跑线在哪里。可以说,对日本的学生来说,高考无疑也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在日本,上大学不难,但是上好大学却很难。目前,日本私立大学的数量远远超过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约占大学总数的80%左右。但是,日本最好的名牌大学几乎都是国立的。而且,国立和公立的大学收费相对低廉。所以,要想上好大学或是中意的大学就要经过激烈的竞争。

》阅读全文

相关链接:日本高考学生 一根筋 想考名校日本高考学生都穿黑色衣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