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10日电 题:16载助学路 澳大利亚慈善人士在沪收获“另类温情”
作者 郑莹莹
“我们都有些紧张”,回忆起16年前在上海见到第一个助学对象时,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Beecher Ashley-Brown说。
初秋的上海,天气尚有些热。这是42岁的Beecher到中国的第20个年头。1997年,他来到上海,在美商会实习时,结识美籍华人吉丽华,从此与上海的外国友人助学项目“初升的太阳”结缘。
为何加入慈善?“当你幸运受到教育、拥有食物时,这并非理所应当,你有责任去回馈这个社会”,在Beecher看来,即便在他乡,这点也并无区别。
2000年时,Beecher开始资助第一个学生朱,那时朱的父亲生病,家庭困难。Beecher资助着朱从高中到大学7年,直到他毕业。
从第一次见面的小紧张,到高考时帮朱提高英语,还有而后的“畅谈人生”,Beecher慢慢和朱成为朋友,“我觉得倾听很重要”、“有时候很多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的路,但我可以分享一些经验”,他说。
在Beecher看来,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自信,“不论国籍,缺少自信,一个人很容易不给自己机会”。所以当说起朱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际知名餐饮企业谋得职位,并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时,Beecher一脸的骄傲与笑容。
Beecher的手机里有这么两张照片,一张是初识时他和朱坐在草地上,闲适地笑着,彼时Beecher更年轻,朱还是个孩子;另一张是数月前他们见面时的照片,俩人穿着正装托腮而笑,面前的相框里就是十几年前那张初识合影。
他们的人生交集,从初见、到而后的写信、见面、打电话,乃至如今以社交软件常联系,从未间断。
朱是Beecher在沪工作多年期间资助的学生之一。几年前,他资助的另一个女学生结婚了,邀请他参加婚礼。当他将满满的喜悦之情与远隔重洋的家人分享时,吸引了他70多岁的妈妈从澳大利亚飞到上海,参加助学“结对日”,开始资助中国学生,甚至学起了简单中文。
“我也希望我的女儿以后能‘接力’助学,尽管她现在还只有16个月大,但我期盼她能从小学会感恩与回馈”,Beecher说。
Beecher觉得这些年收获了许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在澳大利亚长大,成长时并不懂珍惜,当我见识到世界上更多地方时,我意识到很多东西并非理所当然,更学会感恩与回馈。”
据了解,Beecher所依托的助学平台“初升的太阳”,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下的外国友人助学项目,自1996年在上海成立,目前已捐助10341笔助学金,主要资助沪上贫困高中生(每年3000元人民币)和大学生(每年6000元人民币),吸引着众多沪上外籍人士成为资助人和志愿者。(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