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两岸“三通”-两岸-三通

2016-08-17 17:45:07 来源:济宁新闻网

“三通”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早日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符合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1949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

三通 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早日实现直接、双向、全面 三通 ,符合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1949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 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 , 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从此,祖国大陆方面为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 三通 )进行了不懈努力。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此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开展,推动了 三通 进程。两岸 三通 从无到有,在邮政、电信、航运、贸易、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两岸直接 三通 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均已解决。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两岸 三通 仍然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

十几年来,两岸关系历经坎坷、曲折,但是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始终保持发展的势头,推动两岸 三通 进程展现新的前景。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同宗同文,有着不能割舍的民族感情,有着愈益深厚的共同利益。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创造的丰硕成果,使得实现直接、双向、全面 三通 具有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台湾各界要求尽快实现 三通 的呼声持续高涨。两岸同胞在推动 三通 中,有过多次成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陆方面已经为 三通 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三通 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同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两岸 三通 基本实现。2009年7月29日,大陆和台湾正式开通运营两条新的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海峡两岸空中双向直达航路由此增至3条。8月31日,两岸航空运输定期航班启动,两岸客运航班即日起从常态包机阶段的每周108班增至27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