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8月14日电 (周小云邹相)13日下午,“一带一路”中国佛教文化继承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少林寺大禅堂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以“禅武”文化名片与“一带一路”沿途友好国家广结“佛缘之路”。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为全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及文化兴邦战略,通过中国文化书院、少林寺、“佛缘之路”活动三方共同研讨中国佛教文化在“一带一路”沿途友好国家的交流、落地、发展实施战略,使参加活动的各国代表以互动体验的方式深刻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内涵。
释永信方丈出席论坛并致辞。 王海涛 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致辞中讲到:“古代丝绸之路的伟大,不仅仅为当时东方和西方提供了政治、经济往来的纽带,也为东西方不同文明架设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古代的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到了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构成了圆融、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行走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法显、玄奘、义净等西行求法的僧人,也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了印度等地,他们留下了《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文字资料,也成为研究当时历史的珍贵史料。”
他说:“当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释永信表示,少林寺近些年,一直致力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少林文化在全世界的弘扬,为把“一带一路”落到实处,少林寺每年出访四百余人次,在世界各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每年海外弟子归山朝拜也在数千人。同时,2015年少林寺启动了“少林文化丝路行”活动,第一站为泰国,取得了极好的社会评价和影响。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致辞 王海涛 摄期间,黄心川教授、楼宇烈教授分别作了主题为“佛缘之路与玄奘精神”和“‘佛缘之路’是中国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践行者”的主题演讲。
黄心川教授讲到:“善缘之路是众生之路,是奋斗之路,是希望之路,是成功之路。今天的佛缘之路,重续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善缘。我们现在重新开通丝绸之路,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光彩,让玄奘精神在丝绸之路上放射永远光芒,少林寺作为曾经是丝绸之路的终点,重新点燃了生命火炬,接力玄奘,开拓佛缘的新世纪。”
楼宇烈教授表示:“佛缘之路是中华佛教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践行者,通过这一形式,将大乘佛教的慈悲理念散播出去,从而自度度他,自觉觉人。佛缘之路走了23个省市,参拜了200多个寺院,通过传播佛菩萨的理念和精神,从而为佛教的传播、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部分少林洋弟子们前来参加论坛 王海涛 摄随后,释永信方丈通过ppT展示了少林寺近年来在“少林文化走出去”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释永信方丈还讲到,今年七月和八月份,少林寺先后接待了20多个批次、来自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访团。国家提倡文化走出去,少林寺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承担这些任务。希望大家多关注少林文化,为“少林文化走出去”多提意见和建议。
当日下午5时50分,联合国和平大使法宝长老在论坛上发言,他祝愿本次活动圆满举办。至此,本次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华外国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黄心川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刘成有教授,联合国和平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使团团长法宝法师,终南山净业寺住持、少林寺禅堂首座本如法师,“佛缘之路”发起人李进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善信居士等数百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