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
2013 11.31
导语:2013年9月26日,土耳其总理批准采购中国FD-2000(红旗-9出口型号)防空导弹系统,价值30亿美元。中国导弹同时击败美国“爱国者”、俄罗斯S-400、欧盟紫菀-30等强劲对手,令世界瞩目。10月29日,土国防部宣布将采购期限延长至2014年1月31日,并将重新竞标。中国是否已被排除在外,成门外看客。美欧背后阻挠,究竟意欲何为?
土耳其2009年启动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招标计划,预算资金40亿美元,吸引美、欧、俄、中最新防空导弹参与竞标。中国FD-2000(红旗-9出口型号)从忝陪末座到黑马杀出,可谓大起大落、一波三折。
中国红旗-9首次参加北约国家——土耳其导弹竞标,被美俄视为“中国又一次在国际上打广告的最佳机遇”。美国在竞标之初就施压土耳其,要求土方取消红旗-9竞争资格,俄罗斯指出红旗-9只是俄制S-300“仿制品”,对俄不构成威胁。[]
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CpMIEC )赢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土耳其防空系统大订单——这一消息在9月26日出现在众多国外媒体的报道之中。英国路透社26日报道称,土耳其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证实了“红旗-9”中标的消息。报道称,该项目总价值大约40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红旗-9这笔订单成为21世纪军火市场上罕见的远程防空装备大单,此外,中国防空武器装备首次卖给北约成员国,取得历史性突破。[]
经过现场严格测试,“红旗-9”9发9中以100%的命中率,让欧美军火商目瞪口呆。众所周知,所有国家在出售武器时都会“留一手”,只会向市场推出二、三流产品。换句话说,中国手中还有更强的导弹。[]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22日再次要求土耳其“考虑北约立场”;美国24日向土耳其表达“严重关切”;有北约官员甚至抨击中国导弹系统是“病毒”。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表态称没有人能干涉土自主决定权。[]
能,中国导弹性能优异,合同已签 不能,美欧强力施压,土难担后果 不确定,重新竞标,中国也未出局 不知道,不确定因素太多
价格低廉,报价远低于对手 性能突出,100%命中率令人惊叹 中国愿意进行技术转让 中国中段反导实力雄厚 其他
美欧导弹败给中国红旗-9,失了面子。美国与北约连续表态,对中土导弹贸易“表示关切”。美欧一方面以“不兼容”为借口抨击中国武器,另一方面展开全方位施压,逼迫土耳其立场软化。美欧阻止红旗-9进入土耳其,害怕的不仅是错失40亿美元,更恐惧西方独大的国际军火贸易板块被中国撬动。
西方所忧的兼容性最不是问题,所谓“军事泄密”的危险也微不足道。美国和欧洲担忧其在世界军火垄断利益被中国打破,最怕的还是红旗-9开危险先例,未来中国战斗机、教练机、舰艇、坦克大量出口,争夺美欧传统军火市场。[]
一位西方武官说,中国的防空系统将成为联盟内的“病毒”,“在这个关键的北约系统内没有中国的席位”。一位北约国家的大使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土耳其人认识不到未来20年中国将是北约最大的安全挑战。[]
瑞典报告指出,从2008至2012年,中国常规武器,包括高端飞机、导弹、护卫舰及火炮的出口,比此前五年激增162%。中国已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武器出口国。徐光裕少将指出,中国企业要开发和销售高端武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他说:“中国正试图以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我们是受到竞争的推动。”[]
国际军贸不同于一般的民品交易,它搅入了经济、军事、政治等多重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多元的战略角色。国家间武器贸易,绝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简单。
国际军贸它与国家政治军事战略紧密相连。既是战略保证,向某些特定对象出售军火除了获取经济利益外,往往还具有很强的政治象征意义,它体现着军售方对军购方的安全承诺和战略保证。又是离岸制衡,军事大国通过武装“敌人的敌人”来间接制衡潜在对手。还能扩张影响,国际军贸对于军售方和军购方都是扩大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军售方通过输出武器来对目标区域施加影响不足为奇。[]
当前世界武器装备主要存在着美制和俄制两大体系,美国和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武器出口量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武器出口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贸易总额高,传统军贸市场的北约需求旺盛,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出手阔绰,菲律宾等边缘国家也有所采购。[]
中国对中东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影响力迅速上升。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达到每年2220亿美元,为2002年贸易额的12倍,且超过了2011年美国与中东1930亿美元的贸易水平。土耳其选购中国FD-2000或许是一种预兆,然而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在该地区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
一个国家的世界地位体现在对国际格局的塑造能力,对世界关键区域的掌控能力,对国际热点问题的处置能力和对主要国际组织的影响力等。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崛起中的地区大国,美欧施压土耳其,搅黄中国导弹对土出口并不意外,毕竟美国仍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国武器敢与同美俄单独竞争并获取胜利,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之事。它只是开始而非结束,中国军工伴着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的脚步走向世界,这是谁也无法阻止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