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仲草原上的雪域牦牛文化盛宴

2016-08-04 07:31:28 来源:济宁新闻网

青海杂多8月3日电 题:青海格仲草原上的雪域牦牛文化盛宴

记者 张添福

八月的格仲(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内)草原,牧草肥美,牛羊成群。

大清早,杂多县萨呼腾镇六十二岁的藏族老人日萨阿宝,以崭新的白色衬衣搭配古朴藏袍,站在帐篷外,即便是陌生人,也会邀进去喝上一碗冒着热气的奶茶。

几日前,日萨阿宝和家人,早早拉着多年前编织的黑牦牛帐篷,带上生活家当,在县上苏鲁乡的吉索滩“安营扎寨”,来迎接本月1日开始在此举办的为期五天的中国三江源牦牛文化节。

日萨阿宝的黑牦牛帐篷在去年县里的一次评选中,获了一等奖。十余平米的黑帐篷,四周垒砌着一米多高的牛羊毛袋子和牛皮口袋,里面装满了青稞、曲拉和面粉,帐篷正南面挂着一副唐卡,前方酥油灯的火苗在摇曳,东北角泥砌的灶台上熬着乳白色奶茶,东南角的地上铺着一溜羊毛毯,桌上放着家里常食的酸奶、奶茶、酥油、炒面、糖果。

作为中国三江源牦牛文化节上的重头戏,日萨阿宝和其他牧民搭建的各式帐篷,扮演着流动“博物馆”的角色,只为了集中展示格仲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场景。

牦牛文化节是感恩牦牛这个威武的“笨家伙”的节日。日萨阿宝指着帐篷里的物件说,“过去,我们牧民所有的吃、穿、住、行都与牦牛分不开。”

而日萨阿宝的儿子儿媳和孙辈,早已被不远处动感的藏歌所吸引,一场还原雪域高原游牧生活场景的演出,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牧民团团围在里面。

“爷爷,温顺的牦牛到底从何处而来?”一名披发、着黄色藏服的孩童,被驮在牦牛背上,发问。

“藏民族牦牛文化源远流长,听爷爷给你细说啊!”着传统格仲藏袍的白须老者,左手牵着牦牛,右手摇着经筒,回答道。

瞬时,场内雷声滚滚,上百名上身裸露、腰裹动物皮毛、手持弓箭和皮绳的披发藏族汉子,远远凝视着发出阵阵粗犷吼声的野牦牛群,随即藏族汉子们包围起野牦牛群,伸手抚摸牛头和牛角,野牦牛也变得温顺起来。

成功驯服野牦牛后,在蓝天绿草间,成年牧民赶着大批驮着帐篷和吃食的牦牛出现在场内,孩童手里拉着牧犬,老人佝偻着身子,摇着转经筒,走在牛群后面,累了,一家人点着牛粪,煮奶茶喝。

随后,藏族姑娘手捧盛满牛奶的吉祥龙碗,展现待客礼仪,而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拿、背或扛着挤奶桶、酥油桶、水桶、牛粪背篓、牛皮口袋、黑白捻线球、酥油砖现身,最后,格仲姑娘演示揉牛皮、揉羊皮,格仲小伙则用黑牦牛线编织毛毡,以全景展示雪域高原的游牧文化。

离日萨阿宝的帐篷百米开外,杂多县左青寺喇嘛曲周,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用牛粪堆砌帐篷的围墙和犬圈,捏出牦牛和牧人的形象,并展示薄饼形和菱形的牛粪,吸引大批牧民和游客拍照。

“在雪域高原,牦牛文化比藏传佛教更源远流长。”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对记者说,“所谓牦牛文化,其实就是以牦牛为支撑的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牦牛背上所驮载的历史与文化。”

在吴雨初看来,即便在牦牛文化同样面临现代化冲击的当下,其并不会消亡,仍然会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有些本身就适合雪域高原的东西,自然会传承下来,牦牛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是可持续的、循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正好符合青藏高原。”(完)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