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唔唔……咯”半躺在床上的晓晓对着进门的刘云中咿呀。刘云中解释:“她说电视剧里有胡歌。”7月11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一栋陈旧的居民楼内,晓晓想从床中间挪开,腾一个位子给妈妈坐。她手脚不听使唤,好一会儿后才挪动几厘米……
一岁多被确诊为脑瘫,17岁的晓晓已与疾病打了十几年的交道。父亲因此离家,母亲独自一人养育她到现在。本以为日子能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不料今年6月母亲患病,7月做了手术后不能提重物,不能长时间走路,女儿以后该怎么办?刘云中犯了愁。
母亲患病照顾“大婴儿”太困难
“孩子越来越大,我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她哪里不舒服要去医院。”刘云中语气既心酸又包含无奈。今年17岁的女儿晓晓一岁多时被诊断为脑瘫,不久丈夫离开了她。2011年,她又被鉴定为视力四级残疾。“去趟医院要麻烦一圈人帮忙,每一次都觉得欠下不少的人情债……”刘云中说。
2015年除夕前,晓晓因长时间呕吐需要送往医院。虽然找朋友帮忙让刘云中尴尬,但孩子生病要紧。她在愧疚中打通了高中同学的电话,好在大家乐意帮忙,晓晓被及时送到了医院。
可问题并没有迎刃而解,挂号、交费、做检查,一系列入院后的问题无不压在刘云中的身上。晓晓因为脑瘫不能自己走路,到哪里都需要抱,可是送她们到医院的同学已经走了。刘云中只能硬着头皮给其他同学打电话:“每次打电话我都很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帮忙我们连门都出不了。”
今年6月,阴霾再次降临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女主人刘云中生病了。她7月初做的手术,放心不下女儿,术后一星期就出了院。刘云中回忆,以前虽然眼睛不好,但还能委托清洁工帮忙看着晓晓,自己出去置办生活用品。如今手术后不能提重物,不能多走路,生活用品都只能靠朋友帮忙买。现在天气这么热,而女儿的大小便只能在床上“解决”——刘云中没有力气为孩子提尿了。“晓晓的尿不湿快用完了,我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人帮我买尿不湿和鸡蛋。”刘云中懊恼又无助。
社区关注残联居家安养项目提供服务
棕东社区一直很关心刘云中和晓晓的情况。社区帮助她们一家向残联申请了生活补贴、全额低保、残疾人慰问金等。今年6月,棕东社区和残联居家安养服务工作站达成合作协议,刘云中和女儿成了第一批居家安养项目的受益者。
残联居家安养项目负责人项晓博说:“居家安养项目一般采取提前预约服务类型、服务时间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但不排除需紧急送医时,医疗志愿者会在1到2个小时内赶到的情况。”
残联每月会有100元钱的专业服务基金供刘云中和女儿使用。不管是陪医还是医院接送,理发或是生活服务,有问题有困难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居家安养服务中心。从6月到12月,刘云中有价值700元的多项服务金额可以使用,这对不想麻烦朋友的她来说,无疑是帮了大忙。“社区专门给我送来了服务类型表,竟然还能上门理发,以前都是找人帮忙抱娃娃下楼到理发店剪,剪完了还要麻烦人家把她抱上楼,今后可就方便多了……”刘云中说到服务资金,言语中透出欣喜。
7月12日下午,刘云中拨通了残联居家安养项目负责人的电话,分别对服务基金的使用情况,超出金额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当得知超出金额后也不必付现金,只需填写单据,居家安养会向残联申请资金时,刘云中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对着电话说什么。她既欣喜又有些不敢相信,挂了电话后开心了很久。
燥热的午后,太阳毒辣的光被纱窗过滤后变得温暖。刘云中和女儿坐在床上,两人对着早已磨花的手机屏幕笑出声来,她们在看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大好时光》。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