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阳光,没有什么声音,甚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欧洲航天员中心航天员训练部主任鲁迪格说,由于洞穴内环境和太空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洞穴就成为航天员们的理想训练之地。航天员们到洞穴里是带着科学探索任务的,他们需要在极端环境下锻炼自己,培养合作精神。
四川小伙亲历讲述
首次参加洞穴训练的中国航天员、四川小伙叶光富讲述了探索洞穴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些地方十分狭窄,“你就只能像蚯蚓一样匍匐前进,这真的很难。”有些地方则十分危险,“有一处垂直的深坑,大约有40米高,非常危险。你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必须多加小心。”而有些地方则非常难以前进,“因为整个地方都是由不同的岩石类型组成,你甚至连选个好点的方位下脚都很难。”
当地时间7月7日14时30分,在意大利撒丁岛的高山深处,6名航天员从洞穴中手牵手走出,引来众人的欢呼和庆祝,“祝贺你们!”其中,一张中国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首次亮相的中国男航天员、四川籍小伙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的代表,叶光富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进行的洞穴训练,7月1日入洞。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这一训练。
叶光富的表现如何?日前,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欧洲航天员中心航天员训练部主任鲁迪格·塞纳,任务主管萝蕾丹娜·贝索尼,以及欧航局的航天员杜佩罗·迪克。鲁迪格对叶光富称赞有加,称其“很聪明”,萝蕾丹娜则表示,叶光富十分出色,而且求知欲很强。
成都商报记者 王雅林
无法洗澡 没有阳光
进洞带着科学探索任务
“温度在16℃至17℃之间,湿度超过90%,”在介绍这个进行培训的洞穴时,鲁迪格如此说道,洞穴里有水,而且没有昼夜温差。“人进去后的感觉,常常是又湿又冷。”
“温度在16℃至17℃之间,湿度超过90%,”在介绍这个供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和俄罗斯航天员进行培训的洞穴时,鲁迪格如此说道,洞穴里有水,温度常年维持在这一水平,而且没有昼夜温差。“人进去后的感觉,常常是又湿又冷。”虽然这环境不怎么舒服,但鲁迪格转口开玩笑地说,“你要知道,这洞外温度可是30℃,所以他们进去后还能感到些许凉爽。”
“没有阳光,没有什么声音,甚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鲁迪格说,由于洞穴内环境和太空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洞穴就成为航天员们的理想训练之地。航天员们到洞穴里是带着科学探索任务的,他们需要在极端环境下锻炼自己,培养合作精神。
艰苦的洞穴条件,决定了航天员们不能携带太多的东西。鲁迪格透露,他们携带有部分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牙刷、内裤等。“他们不能在里面洗澡,因此个人清洁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也许正因如此,叶光富在出洞后开玩笑地说,自己已变成“野人”了,因为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他已经胡子拉碴。
此外,鲁迪格称,除航天员自身携带一些物品外,“跟随他们一起入洞的还有一个后勤支持团队,帮助他们携带部分物品。”他说,后勤支持团队除了帮忙扛东西外,还能解决突发情况,比如提供医疗上的帮助,或为航天员们的设备提供技术支持等。
任调查数据工程师
录视频讲述洞穴体验
“Hello,大家好。我是中国航天员叶光富。”使用流利英语的叶光富介绍称,他们当天的工作是将营地的所有物件,搬至洞穴更深处的“前进营地”(Advanced Camp)
“今年的航天员们组成了一支非常棒的队伍,”鲁迪格称,他们将自主决定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比如谁负责领导团队,谁负责拍照,谁负责通讯等。来自中国四川的叶光富,担任了团队中的调查数据工程师。在入洞训练后,欧航局官方网站上几乎每天都会更新这次训练的日志,每天均有一位航天员录制视频,讲述他们当天的探索工作。叶光富的视频,安排在了入洞后的第三天。
“Hello,大家好。我是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全程使用流利英语的叶光富介绍称,他们当天的工作是将营地的所有物件,搬至洞穴更深处的“前进营地”(Advanced Camp)。“我们途经了洞穴中许多很重要的关键地点,比如钟厅(Bell Hall)、漏斗厅(Dolines Hall)、彩虹湖(Rainbow Lake)以及‘贝加尔湖’(Baikal Lake)。”
叶光富讲述了探索洞穴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些地方十分狭窄,“你就只能像蚯蚓一样匍匐前进,这真的很难。”有些地方则十分危险,“有一处垂直的深坑,大约有40米高,非常危险。你只能一步一步往下走。”而有些地方则非常难以前进,“因为整个地方都是由不同的岩石类型组成,你甚至连选个好点的方位下脚都很难。”
叶光富在视频中透露,在洞穴中他和日本航天员星出彰彦以及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科尔萨科夫组成了调查小组,负责一些科研调查和工程工作。他还展示了所用的仪器,包括激光测距仪和护目镜等。视频结尾,一位同伴偷偷从后面抓住他的肩,扭头一瞥的叶光富假装被吓倒,尽显顽皮和可爱。
印象·叶光富
出色聪明、求知欲强
这并非欧航局训练团队第一次和叶光富合作。此次洞穴训练的任务主管萝蕾丹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早在2014年,叶光富和另外一名中国航天员就曾到德国科隆参加过训练。经过两次接触,萝蕾丹娜对他印象颇深。她说,“叶光富非常出色,为人很友好,而且聪明,好奇心很强,总是乐于学习新的东西。”
对鲁迪格来说,叶光富的一个小细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进入洞穴前,航天员们需要检查自己的装备。令我非常欣赏的是,叶光富帮助NASA的航天员理查德检查了装备,随后理查德也帮他检查了装备。”鲁迪格称,看到这一幕让他非常欣慰,“这是中美航天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一幕。在探索太空这一问题上,国际合作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只有合作,才能够收获更多。”
“这支团队非常棒,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在科学、工程学、飞行、军队和教育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形成一个十分紧密的团队。”萝蕾丹娜评价,“他们相处得非常好。”
乐于助人 总是尽其所能
53岁的欧航局航天员杜佩罗曾有过两次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经历。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虽然洞穴和太空不同,但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次训练非常有趣,“可以学到新的环境。”
在杜佩罗看来,叶光富的表现非常出色。“在此前类似的合作中,我们一般说英语,而和俄罗斯航天员沟通时,我们可能会说上几句俄语,但却很少有机会和来自中国的航天员沟通。”杜佩罗说,在这次训练中,叶光富能够很好地和他们交流,“而且当别人需要叶光富帮忙时,他总是伸出双手尽他所能。”
杜佩罗记得,在一次饭桌上,叶光富还主动向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学习各种外语,并试图掌握几句简单的话,包括俄语、日语以及西班牙语等。“但我们的确太忙了,没顾上和叶光富学习几句中文。我期待以后能够再次相聚,或许能学上两句。”
此外据萝蕾丹娜透露,叶光富一行将于今天离开意大利,启程回国。
济宁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