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感谢有你……”10月26日,京津冀地区800多位“珍珠生”相聚在北京,和爱心大使刘若英一同唱起《感恩的心》。
“珍珠生”,是指“捡回珍珠计划”——由台湾知名人士王建煊创立的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推出的助学慈善项目所资助的学生。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曾评价“捡回珍珠计划”:“不只是单纯的扶贫计划,还强调对于珍珠生的爱心品德教育”。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感恩和爱传承意识的培养,也是计划的题中之义。
自2007年起推出的“捡回珍珠计划”,目前已惠及25个省区市逾3万学子,从2010年起,“珍珠生”纷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目前仅北京就有870余名珍珠大学生,被戏称为“大珍珠”。每年秋季,基金会都要在较为集中的城市,举办“珍珠生”联谊会,让他们彼此交流困惑、分享爱和人生的体验。
26日,北京、天津以及部分河北地区的“大珍珠”们赶来参加聚会,听刘若英的人生分享,也交流彼此的观点、想法。就读中央民族大学大二的杨贵林,提问时介绍,自己现在是学校“塞上未来”支教团的一员,社团已在宁夏南部地区几所中小学筹建了“爱心漂流书屋”,并在暑假期间组团赴宁支教。这位来自宁夏的“大珍珠”得到了现场一片掌声。
虽然“大珍珠”们仍在学校读书,怀着感恩的心,他们已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他人。北京大学的“珍珠生”雷小康等6人,最近刚与河北两个“珍珠班”进行了交流。小组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施俊鸣说,自己刚从高中走来,深知高中生压力大、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所以小组通过素质拓展、演讲等形式为“小珍珠”们疏导压力、明确方向。华北电力大学的马鸣在小组中负责总结,他说,“小珍珠”们的反响非常好,有人还把素质拓展中团队建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班级建设中,连“大珍珠”都没意料到。收获是双方的,在送出爱心的同时,雷小康说自己的“心灵感悟也提升不少”。基金会非常鼓励“珍珠生”间的关爱交流,他们让“大珍珠”提出具体的计划,从资金上给他们支持。
明年第一届“珍珠生”即将走出大学校门,基金会也在酝酿筹备,从“大珍珠”中征集一批志愿者到四川大凉山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基金会理事长张君达刚从大凉山区回来,他说自己为此项目9次进出大凉山,发现由于山区师资较弱,孩子们凭读书走出大山越来越难。为此,他们准备将“珍珠计划”再延伸出支教计划。26日联谊会上,基金会也邀请两位曾经支教的年轻人,向珍珠生介绍支教的体会和经验。
张君达介绍,基金会就支教问题在“珍珠生”中做过多次匿名问卷调查,“非常好,有意愿报名的‘珍珠生’比例达87%左右。”他们计划首批征集60至80位“珍珠生”,明年8月先经过两周的培训,然后以小组形式进山支教。一年以后,再由新一届支教生递补。如同接力棒一般,爱心浇注的“捡回珍珠计划”,会将爱传扬出去,回馈给社会。当然,这不是爱心简单的一传一,而是乘方、N次方。(王力可 孙立极)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