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空降兵连”用黄继光精神锤炼敢打必胜连队。 钟坤志 摄“模范空降兵连”进行跳伞训练。 蒋龙 摄
北京1月19日电 题:“模范空降兵连”用黄继光精神锤炼敢打必胜连队
作者 陶社兰 蒋龙
“黄继光!”
“到!”
深冬的鄂北,空降兵某部二营六连每日例行的晚点名。点一个名,却是全连战士的齐声应答。吼声响彻云霄,回荡在清冷的夜空,震人心魄,让人血脉贲张。
这是黄继光生前所在的连队。上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在那场无比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一跃而起扑向敌军火力点,用胸膛堵住机枪的射击,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这一英雄壮举,感动中国、震惊世界。
战争硝烟已远,但英雄犹在。一代代官兵,传承英雄精神,打造出一支全面过硬的连队。60多年来,连队4次集体一等功、11次二等功、19次三等功,被空军授予“空降兵模范六连”、“抗洪抢险先锋连”、“黄继光英雄连”荣誉称号。2013年8月下旬,中央军委授予六连“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
像黄继光一样战斗
“在我们团,最容易认出来的就是六连。”“模范空降兵连”所在团政委田新告诉中新社记者,出操时,口号声中听得出;集会时,坐姿上看得出;比武场上,最出彩的是六连。就连日常生活秩序最正规的,还是六连。
从当兵的那一天开始,田新就在六连。“从17岁到31岁,我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英雄的六连里度过,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六连的英雄精神,早已融入每个官兵的血液和灵魂。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晚点名时全连官兵齐声答‘到’,我仍然感觉热血沸腾。”
“一支部队的传统,只有血脉相承,才能薪火相传。”田新说,无论六连人员如何变化,英雄精神一直是凝心聚气的传家宝。每年新兵入营,听的第一堂课是黄继光的故事,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黄继光荣誉室,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上甘岭》,学的第一首歌是《特级英雄黄继光》。在“黄继光班”,至今还保留着老班长黄继光的床铺。
然而,90后战士郑瑞宇刚到连队时,对这些却不以为然。细心的连队指导员钟林看在眼里,专门找他谈心,并安排他当黄继光荣誉室的解说员,并让他睡在老班长黄继光的上铺。一次、两次、三次……随着解说次数的增多,郑瑞宇对黄继光英雄壮举的理解越来越深。
有时,听到参观者议论“英雄团队确实不一样,这个小伙子像英雄连队的兵”,郑瑞宇都会下意识地把腰板挺一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兵的第三年,这个曾经“年少轻狂”的战士,在竞岗中胜出,成为“黄继光班”第36任班长。
连长张宇说,黄继光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就是六连的连魂。
日复一日的精神传承,成为官兵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现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的余国防曾是“黄继光班”第31任班长。1996年入伍时,“啥也不会”,“因为个子大”而被挑到六连。在这个连队,苦、累,都不在话下,而长期保持战斗状态,更让人不敢懈怠。1999年,他带队参加国庆阅兵。在一次重要的合练中,他突然感到脚后跟被什么刺了一下,一阵阵钻心的剧痛向他袭来。但是,他没有停下脚步。合练结束时,脚后跟早已血肉模糊,靴子上一颗脱落的钉子扎穿了鞋底。
来自黄继光故乡的黄继光班第35任班长彭江林,时刻用黄继光精神激励自己,用行动传承英雄精神,多次完成重大任务,所带班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2005年8月参加中俄联合军演,彭江林在空降着陆时不慎扭伤了脚,脚踝淤肿,但他咬紧牙关、忍着剧痛,拄着一根树枝坚持着。最后一个课目6公里奔袭时,他坚持带伤跑完全程。演习结束,作为参演官兵的代表,彭江林受到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的接见,并被授予荣誉勋章。
“在六连,每个官兵最关心的是六连荣誉,最忌讳的是给六连抹黑,最害怕的是别人说自己不像六连的兵。”指导员钟林说,每逢连队执行重大任务,最头痛的不是安排让谁上,而是让谁留下;平时无论是战备训练、教育管理还是公差勤务,人人走在前、抢在先、带头干……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2013年7月的一天,六连参加新型伞试跳训练。
上午9点,战鹰穿出空降场上空的云层,离机信号响起,六连官兵从天而降。官兵们在空中时而呈“S”型飞行,时而螺旋下降……
“今天的‘换手’训练效果好,大家又掌握了一种新伞型的空降作战技能。”着陆场上,伞训长刘杰对全连空降训练情况进行小结。
所谓“换手”训练,是让每名战士熟练掌握多机型、多伞型的跳伞强化训练,目的是使每一名战士能够胜任配备空降兵的所有机型、主战伞型的空降作战。
这个训练源自一次教训。在一次突击性空降作战演习中,六连部分官兵因为没有跳过某型运输机而被排除在任务之外,打乱了连队原定的作战编组计划,导致演习吃了败仗。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连队顶着巨大的风险,计划让全连官兵把所有机型、所有伞型都轮训一遍。然而“换手”训练伴随着危险,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就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停下,虽然保险,却会延误整体作战能力的形成。
“作为英雄黄继光的传人,重担敢挑、危险敢上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连长张宇定下决心。
这次跳伞试训,他们还按实战标准从难从严设置跳伞条件,成建制完成超低空跳伞,并使用4种机型3种伞型同时开展跳伞训练,提升了伞降作战能力。
这是六连第N次拿下空降兵部队的第一。
六连,作为中国空降兵部队中的尖刀连,代表着中国空降兵的形象和实力。在空降兵历次战斗力转型的紧要关头,六连始终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
1961年,六连随部从步兵改建为空降兵,全连官兵仅用67天成建制完成首次跳伞,率先实现了从传统步兵到伞兵的转型;
1990年,六连率先完成某大型运输机和某新型伞三门四路试跳任务,加速了部队战斗力转型的进程;
有着10年基层带兵经历的连长张宇总是要求自己:要时刻记住自己是黄继光连连长,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走在前、干在先,关键时刻要像黄继光老班长一样挺身而出。
2013年9月,张宇带着官兵挥师北上,参加某项大型演习任务。预演当天,空中能见度不足500米,地面风速达到12米每秒,这对跳伞来说无疑是恶劣气象。飞机上,身披伞具的官兵们脸色凝重,无人言语。
跳还是不跳?跳,一旦略有差池,危及官兵生命安全;不跳,演习任务完成不了。官兵们期盼地看着他,他一咬牙:“黄继光的传人,再难再险,只有前进没有后退,没有逃避只有面对!跳!”
跳伞着陆时,由于风速过大,张宇不慎扭伤了腰椎。得知全连所有人员都安全着陆,演练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之后,他才去医院。
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
这是一个普通的跳伞日。
随着投放员一声令下,连队战士黄华午跃出机舱,窜入云雾。
700米,600米,500米……急速坠落。
“不好,伞没开!”
整个着陆场一片紧张,大广播、小喇叭,一起对天喊着:“飞伞!”飞伞是伞具上的一种特有装置,当跳伞员发现主伞张开不正常时,可拉开飞伞装置,飞掉主伞打开备份伞自救,这就要求跳伞员具有良好的跳伞技术和胆量。
只见黄华午迅速伸出右臂,顶着劲风,瞬间拉出飞伞手柄,使得人伞迅速分离;在身体产生失速、后仰的同时,他快速拉开了备份伞手拉环,抓紧伞衣向正前方全力抛出,伞开了。3秒钟内连续做了5个动作,终于化险为夷。
“今天的伞你就别跳了!”伞训长拍拍黄华午的肩膀,关切地说。
“不,黄继光的传人不能当懦夫。”飞机又一次掠过云层,黄华午和他的战友踏上了新的征程——面对风向不定的气流,官兵们无所畏惧,一个接一个跃出机舱,向预定地域“扑”去……
战争年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和平时期,能打仗、打胜仗。英雄的血性,代代相传。黄继光的铁血性格和战斗作风,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连队官兵的精神血脉,不仅平时过得硬,关键时刻更是顶得上。
翻开连队的训练日志,除正课时间的训练课目外,上面还记录着:早上全装5公里越野跑,中午拳术、器械训练各半小时、下午开课前,俯卧撑150次、负重下蹲100下……睡觉前,头部、肘、拳、腿各沙袋50次,马步推砖100次……
“作为一支具有高风险的特殊兵种,只有平时经得住苦累伤痛的磨练,战时才能扛得住生死存亡的考验。”六连所在团团长张晓宁说,“无论是战备训练,还是演习演练,六连都注重设难局、求极限,培育官兵孤胆作战、连续作战的顽强意志和战斗作风。”(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