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奥运会:让人泪流满面的奥运会-1941年-1908年伦敦奥运会

2016-08-19 17:01:00 来源:济宁新闻网

194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英国运动员约翰·马克在温布利体育馆点燃火炬 1948年7月29日,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最后,当英国代表队缓缓走进会场,一位跳水运动员发现:他身旁那个身材魁梧的摔跤手——一个身高6.4英尺的汉子“已经泪流满面,这一幕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和深沉的情感。

194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英国运动员约翰 马克在温布利体育馆点燃火炬

1948年7月29日,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最后,当英国代表队缓缓走进会场,一位跳水运动员发现:他身旁那个身材魁梧的摔跤手 一个身高6.4英尺的汉子 已经泪流满面,这一幕蕴含着惊人的力量和深沉的情感。这位巨人的心在哭泣,这正是战后的情感爆发,因为你代表了你的国家和人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伦敦此刻满目疮痍,1948年的奥运会直接见证了英国社会战后的艰难。BBC的摄制组曾从空中俯拍伦敦全景。在1940~1941年大不列颠战役中伦敦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4万多市民死亡,大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一向强硬的首相几次在视察废墟时落泪。这些伤痛在1948年显然还难以恢复,伦敦政府没有为奥运会兴建任何新场馆,连比赛场馆的焦渣跑道都是用英国家家都有的壁炉里的碎炭铺就的,通往场馆的路则是由德国战俘用手推车和铁铲修建起来。政府制作的大标语牌遍布全国,标语字里行间都是悲伤: 我们正面临困境。干活就有,不干就什么都没有。这是对英国人勇气的挑战。

废墟边上稍大的空地,多被开垦成了菜地,公园也成为种菜的好地方。英国运动员日常的营养摄取有严格控制,每日2600,只有入选大英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前几天才能获得每日吃掉3900卡路里的特权,一周一般只能吃到一个鸡蛋。战后伦敦遇到了历史上少见的难关,为什么国际奥组委还是把 二战 后的首次奥运会放到了这里?英国人认为,如果选择遥远而美丽的美国城市,其他国家代表队要付出的路费太多了。不过最主要的,是因为受人瞩目的 伦敦效应 即使遭受了战争的重创,英国人民仍然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得更好一些,除了美国、加拿大和中立的瑞典、瑞士之外。

刚刚历经战争洗礼的人们,被重建家园的向往吸引着。英国历史学家亚瑟 马威克描述这个时刻: 英国处于黑夜魅影的暗色之中,压在这片土地的夜色之重犹如初生旭日般震撼人心。 尽管英国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 长1200公里,最宽处600公里 但它是一个情况多种多样的国家。战争对各地的实际影响是不平衡的,伦敦一带、默西塞德、英格兰中部地区、普利茅斯和克莱德塞德,还有许多历史名城都荒芜了;在另一些地区,新工程、新道路和新桥梁带来了这一代人曾经缺失的繁荣忙碌之势。

英国人的生活受到战后供给制的严格限制,应该如何对待来访的运动员和观众让人有些头疼。游客的到来将可能带来大量的收入,这也是政府积极争取奥运会举办权的主要原因,但当地民众对此会有怎样的反应?英国历史学家诺曼 贝克提道: 战后英国实行食物配给制,房屋短缺也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若为外国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过多特权将招致英国民众的敌意,但若将运动员完全置于战后英国的严苛生活中又将招致国际社会的非议。

最后英国政府告知所有代表团,物资匮乏,希望大家能多带些食物。于是1948年的奥运会出现了奇特的景象:新西兰人带来的是炼乳和羊脂;匈牙利代表队带的是罂粟籽、辣椒和两万只柠檬;荷兰农夫们直接将新鲜蔬菜、蛋糕和奶酪源源不断运至伦敦;最有钱的美国人,每天从洛杉矶空运食品,带来了1.5万块巧克力,5000份牛排,新鲜蔬菜和花卉无数。而英国的多数儿童已经有8年没有尝过巧克力的味道了!中华民国代表团行李里捆着的是油腌竹笋、干虾仁以及绿茶。丹麦人路途较近,带了16万只鸡蛋。英国运动员看着眼馋,他们在若干年后的回忆录里还感慨: 二战 之后还能有这么多富余的鸡蛋!

这场节俭到家的奥运会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情绪,虽然在匆忙的奥运会筹备期,英国人为自己是否适合举办战后奥运会而争执过,但物资的短期匮乏看来丝毫没有影响人们举办一次和平盛事的信念。按照1948年的统计数据,英国的汽车达到200万辆。但是路上基本没有汽车,因为缺乏汽油来驱动。代表队基本上通过海路来到英国。多萝西 惠特利是美国代表队的一名随队护士,她生动地记录下了当时美国代表队停靠在南安普敦时的感受。英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稳固联盟,他们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的那段摩擦历史似乎已经无迹可寻了。

海关人员彬彬有礼到不去查看我们的包裹,也不接受小费。 惠特利记录道, 在我们停留的整个时段里,人们为了热烈欢迎我们甚至不惜自己退出。进入温布利球场的公交卡和胸卡分发给了我们每个人。当我们亲眼目睹奥运场馆里成千上万观众的热情,我们彻底改变了对英国人的偏见。他们站在雨后潮湿的观众席上发出最热切的欢呼,观看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们的风采。

老百姓爆发出来的这种热情,或许正如英国历史学家保罗 爱迪生所说:对于这些6年间终日生活在悲伤、空虚、沮丧和屠杀中的人们来说,娱乐,无论是在电影院中还是在运动场上,就成了人们最佳的宣泄出口。虽然对于奥运会是否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曾经让英国疑虑,但是待到奥运会即将开幕,所有犹疑烟消云散。几年前在战场上互相厮杀的人们,重新聚集到一起,在同一个规则的约束下,用文明而单纯的方式展开身体竞技。奥运会被看做一个饱含爱国深情和希望的时刻,它交织着深深的信念:战争终于结束了!

不过战争留下的政治色彩不可避免。德国和日本这两个轴心国因为策动 二战 而被奥运拒之门外。意大利虽为轴心国,但因为意大利在1943年中期随政权解体而改投盟军阵营,于是受到邀请。苏联也获邀参与,然而他们为了 避免跟美国运动员的恶性竞争 而缺席了这届奥运会。

对于参赛国而言,这场简朴奥运会给人们留下了特殊而温暖的回忆,它显得随意、不那么精致,却似乎更接近体育的原始精神:运动员们全是业余选手,丝毫没有今天的明星范儿。他们住在伦敦临时腾出的学校宿舍、体育馆里,搭乘战时留下的旧军车或是过路车去体育馆参赛。法国的钢琴演奏家奥斯特 梅耶赢得了铅球和铁饼两个项目的金牌。1938年匈牙利手枪射击队获世界冠军的一员塔卡奇,他以往用来持枪的右手已经被手榴弹炸掉。塔卡奇随后用左手练习射击,10年后他在手枪速射项目上赢得一枚奥运金牌。30岁的荷兰母亲科恩一人独得4枚金牌。她同时还是跳远和跳高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如果不是因为比赛规则的限制,科恩能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