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援助战略助推全产业链升级

2016-09-08 04:21:22 来源:济宁新闻网

▲海北州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神秘性、多样性、生态性兼容的特点,是“大美青海”的缩影。

▲海北州自然风光

▲海北具有民族地域特色、实用性与收藏性兼具的旅游商品

■聚焦“旅游援青”(上篇)

□ 文/图 本报记者 付玉婷

中央在2010年将青海纳入对口支援范围,而在青海八个市州中,有着青海湖生态屏障之称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是山东的对口支援地区。8月26日至9月1日,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及30余家旅游企业组成的鲁青旅游产业帮扶开发团在海北门源、祁连、刚察、海晏四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由此开启新一轮“旅游援青”大幕。

记者了解到,本轮“旅游援青”结合海北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开发精品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商品为突破口,带动全产业链升级的立体化援助战略。

有大美而不善言

海北矿产资源总量位居青海省第二位,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生态保护第一”的新要求,近几年当地先后关停了一批高耗能工业企业,转而全力发展文化旅游。用海北州委常委、海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耿涛的话来说,对旅游的支持已成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持,这为本次调研赋予一层更深刻的含义。

实际上,海北确实有让旅游成为经济发展战略支柱的底气。短短几天行程,帮扶团一行见识了由湿地、沙漠、草原、雪山、峡谷、林海等多样性地理地貌构成的独特高原自然风光,“想看大美青海,来海北足矣。”海北旅游局工作人员杨云这样介绍道。省旅发委副主任岳滨更是发出“大美青海,最美海北”的感叹。经济水平较高、以追求新奇为特点的自驾游客比例一般被看作反映一地旅游热度的重要指标,记者采访了解到,仅保守估计,赴海北旅游的游客中自驾游客已超过七成。

资源优势极为明显,然而专家指出,海北在以特色“抓住人心”方面仍有待加强。“一流的资源没能获得一流开发。”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孙凤芝指出,除了需要运用特色元素加强视觉冲击,海北对深层次的民族文化体验也挖掘得不够,同游客来前的心理期望没法很好地匹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伟则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问题:登山探险是当地近几年积极开发的项目,神州大地不乏珍奇壮丽的冰川雪峰,得给游客一个非来这里不可的理由。

据海晏县县长苏东曲介绍,当地这几年主要是在改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上下功夫,对于将自身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对游客“口味”的旅游产品,还不太能摸准路子,这也是他们希望借助山东旅游援助重点解决的问题。记者了解发现,海北四县普遍面临这一状况。

旅游商品大有可为

四县旅游部门负责人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海北,实用性、收藏性兼具的旅游商品相对缺乏,部分产品还处于拿不出手的初级阶段。“如果能有好的产品,相比单一门票,利润将实现大幅提升。”苏东曲直言。

而作为草原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发展旅游商品对海北的意义还远不止如此。位于门源的伊源奶制品有限公司是在山东援助下建起的一家“农字号”企业,其主要产品奶皮是青海最著名的土特产之一。门源县副县长丁国胜指出,如果产品能很好地推向市场,仅养牛环节就可带动2000户至3000户,加上工厂直接就业和包装、物流等各个环节,能为当地群众创造许多就业岗位。遗憾的是,据省旅发委在海北州旅游局挂职副局长的援青干部高兆介绍,海北许多“农字号”企业都跟伊源一样面临着经验少、资金少、欠缺策划等困境,质高价优的产品迟迟打不开销路。

山东省旅游商品专家委员会委员蔄茂兰等多位专家从市场定位、物流等角度为海北旅游商品给出诸多合作建议。而本次随团调研的多位重点旅行社和旅游商品企业负责人则结合日常实际经验,希望能与海北企业在宣传、营销等方面建立联系。

“这次来的旅行社往往与山东各地知名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将自己的商品信息挂上旅行社官网,海北企业不仅能利用山东的旅行社已有的客户资源,山东的旅行社本身也能实现业务扩展,是个共赢的路子。”山东华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红提议。齐鲁孔子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务恩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旅行社门店本身就能成为海北旅游商品的销售窗口,若能实现,海北旅游商品相当于在山东一下子多了数千家门店,旅行社也有了更多让人走进来的理由。

针对海北众多美味但保质期较短的旅游产品,未等考察结束,山东嘉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巩茜已经有了一个名为“田园妈妈”的比较成型的思路:她邀请海北企业到山东选择合适场所开设现场制作,以熟悉的味道吸引亲子家庭前来实地体验,体验过程本身也能作为海北旅游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研过程中,我省已有多家旅行社及旅游商品企业现场与海北四县旅游企业签订了对口合作协议。

“解渴”尚需多方合力

实际上,作为就地取材的富民工程,海北当地不少企业都是以生产加工毛、皮、骨、奶、肉等方式成立起来的。海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宝春指出,旅游商品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不夸张地说,一个产品就能拉动一个甚至几个产业。对于以旅游商品为突破口拉动当地旅游全产业链升级的做法,他寄予了深切期望。

“甚至不用人进来,只要东西出去了,同样能实现旅游收入。”张伟进一步提到,海北作为资源富集区,完全能借助旅游商品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路径,但他也坦言,旅游商品具有很明显的“小企业大产业、小产品大市场”的特征,这意味着,企业在发展初期,从人才培养、意识改变、文化挖掘乃至技术改进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扶持。为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投入,也需要政府在一开始就在差异化发展方面作出合理规划。

据山东省旅游商品开发服务中心主任田忠民介绍,本次帮扶团正是在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后精心设计的复合型团队:25家旅行社中有13家为全国百强社,能为海北在客源输送和产品开发方面出谋划策;8家旅游商品企业负责人和多位来自山东重点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不少都曾亲自操刀过我省乃至全国景区规划、商品设计等方面的经典案例;另有在人才、标准、规划等方面具备发言权的省旅发委相关工作人员。

省旅发委副主任岳滨表示,未来几年,山东将在人才培训、项目规划、旅游商品设计及营销推广方面提供具体支持,而记者从8月31日召开的山东海北两地座谈会上也了解到,9月中旬前,各企业、部门所能提供的具体支持就将汇总至旅发委。以本次调研为契机,山东还将鼓励更多力量参与到针对海北地区的旅游对口帮扶中。

济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