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京城风雨送乔石

2016-08-30 16:45:24 来源:济宁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题:京城风雨送乔石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19日的北京清晨,风雨交加,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停留在半空中。长安街往西13公里的八宝山,社会各界在风雨中赶来送别一位91岁老人。

降半旗志哀的对象和民众送别的对象是同一人——乔石。五天前,这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因病去世。

不仅在天安门,还有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等标志性建筑门口,各省(区、市)、港澳特别行政区、各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口、中国驻外使领馆等中国主权区域均下半旗。这是1998年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逝世后,中国17年来首次为一位国家领导人的离去下半旗志哀。

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外,送别人群排成长龙。没有歌颂功绩的挽联,只有“沉痛悼念乔石同志”的横幅,一如逝者生前的低调和寡言。白玫瑰做成的花圈环绕整个灵堂,乔石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胡锦涛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乔石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乔石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乔石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江泽民在外地送了花圈,对乔石逝世表示哀悼。

全国人大、中联部、中组部、中共中央党校等乔石曾经工作的地方,后辈和同事均赶到八宝山送行。一位中联部的离休干部称呼老领导“老乔”,他印象中的老乔“平易近人,有水平,有学问,没有架子,为人正派”。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原副院长郝亚民收藏了一个有乔石题字的信封。他注意到乔石的书法功底很好,但很少题字。他还注意到乔石的子女无一从政全靠自己打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他对子女要求严格。

虽然1998年乔石退休后十几年间甚少有新闻传出,但人们并未将其遗忘。在他退休后才兴起的互联网上,微信、微博、各种客户端上,乔石的生平介绍和事迹随处可见。从学生时代的地下工作经历到“文革”时候的艰难遭遇,从改革开放后在历任领导岗位上的清廉到退休后的隐居生活,其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获得许多人点赞。

人们传颂最多的还是他对中国民主法治的贡献。官方对其生平简介里这样介绍他的“修宪”功绩:1992年11月,中共中央成立宪法修改小组,乔石同志为组长,负责研究提出修改宪法的方案。经党中央同意,该宪法修正案由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乔石在任时还提出全国人大“要把加快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内共审议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129件,通过118件;共检查19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35次。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原司长甘伟林说,他工作时没有机会跟乔石委员长近距离接触,但他的正派、廉洁有口皆碑。而且他在全国人大任职时大力推动人大立法工作,对今天中国走上法治化轨道功不可没。

十点半,送别的人渐渐散去,90岁的高老先生与夫人举着乔石生平简介在告别现场留影。他和乔石十几岁时是同学,如今这些同学只剩下两三个。A4纸打印的生平简介首页是乔石带着标志性黑框眼镜的照片,照片里的他西装革履,满头黑发,目光深邃,笑容可亲,一如几十年前他在公众视线中的模样。(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