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体验良好,价格划算,让中国游客假日“游买全球”
暑期来临,休假出游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其中不少人选择了海外游。
在北京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的杨意就谋划着周末去休假,到美国玩一圈。“平时加班多,工作挺累,能休息的时候就多去外面看看。”杨意说,很多同事和他一样,一休假就出国旅游,每次出游都没少花钱。这些年,他已经去了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泰国和欧洲,花钱最多的一次是去年“十一”长假和女朋友去埃及玩,7天5晚花了两万多元。
和杨意一样选择出境游的国人越来越多。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继续坐稳最大出境游客来源国的宝座。自2004年以来,我国出境游花销总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
为什么出境游如此火爆?
除了消费水平提升后异国他乡天然的吸引力之外,良好的消费体验是重要原因。杨意说,他也尝试过不少境内游,但体验感太差。随着这些年消费能力的提升,假期国内游基本不在他的考虑之列,“出去玩主要是利用假期,可每到这时国内绝大部分景点都游客扎堆,饭馆、游览车、座椅……各种资源都要靠排队‘抢’,太影响心情。”
价格划算也是杨意更钟情境外游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正在关注一个红海游轮旅游项目,不仅可以领略红海风光,而且70美元左右就能消费两次深潜、一顿饭、两次接送和不限次数的浮潜,“有个同事去了国内东部的沿海城市,同样的出海项目收费都在1000元以上。”
“由于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太匹配,一些消费需求在国内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人们于是转向国际市场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分析,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假日经济更多体现为服务消费,但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于消费需求,造成了需求外溢。
落实休假制度做大消费“蛋糕”,提升消费体验促进假日消费回流
专家介绍,假日消费能够带动餐饮、酒店、零售业、银行业等10多个关联产业的发展。如何更好扩大假日消费,引导外溢消费回流,使其成为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专家认为,关键还在于从供给侧发力。
首先,要做大假日消费蛋糕。休假时间越长,假日消费就越多。目前各国法定公众假期一般在10—22天,我国为14天,加上周末等,我国每人每年能休息120多天,已居全球前列。但当前的问题是我国休假制度落实得还不够好,很多人享受不到带薪休假,促进休假制度落实显然有助于做大假日消费蛋糕。
改善国内消费体验是根本办法。童叟无欺的消费环境、便利的消费条件是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保障。携程旅行网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舒适度已成为中国游客行前考虑的首要因素,43.4%的人会在出行前优先对舒适度作出评判,安全性、可玩性、购物便捷、美食等都排在其后。
这方面,国内旅游行业提升空间还比较大。目前,一些景区做出了有效的努力。“在我们景区有个通俗的服务理念,就是‘不让一位游客在云台山受委屈’。”河南云台山景区党委书记金贵斌介绍,通过开放临时停车场,调度450辆观光巴士,提前网上售票等方式,今年“五一”云台山景区游客量虽然井喷,但没有出现“肠梗阻”,3天实现旅游收入1920万元。
改善消费体验,也可以在更好落实休假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运用价格杠杆的办法,实现“错峰消费”。“国外消费都提倡预订,通过价格杠杆调整人们的消费计划。我国也应鼓励企业提供预订服务,避免节假日客流量超过服务设施的接待能力,造成消费体验差。”赵萍说,这方面目前进展不错,国内游移动端预订比例已达到60%。
济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