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女画家勒布伦在掀起微笑革命之前也曾绘制过一幅描绘酒神祭祀巴香特的油画,这是勒布伦第一副露齿微笑的作品,1785年甫一完成便被淹没在评论家的口水中,女祭司在酒精的作用下面露红晕、露齿微笑,展现了酒的魔力,但同样被十八世纪的法国评论家认为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性引诱而受到斥责。
油画醉酒的女祭司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戴桃疆,原题:世界微笑日:20世纪以前西方人为何不能随意笑
194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定为世界微笑日,人们在5月8日这天庆祝微笑这一行为,用这种愉悦的表情促进人际与社会的和谐。
微笑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几乎所有广告上都会出现这种表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人类社会到20世纪后才普遍将微笑视为一种积极、健康的表情,在此之前,微笑则是愚蠢、轻浮、粗俗和没文化的标志,如果你是一个正派的、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最好不要微笑。
就在法国大革命开始的两年前,1787年,法国新古典主义女画家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lisabethVigeLeBrun)在巴黎的沙龙里展出了一幅自画像。油画色调庄重,画中的女画家怀抱自己年幼的女儿,姿态优雅,双目炯炯,神态安详,宛若宗教题材作品中的圣母,不同之处在于,女画家嘴角上扬,双唇微张,牙齿清晰可见。然而正是这种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广告式微笑触怒了当时的艺术评论家。
评论家认为,勒布伦作为一位有身份的女性,公开展出面露笑容的微笑有违身份、伤风败俗。然而勒布伦并没有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同年,她为德胡杰侯爵夫人及得佩载侯爵夫人绘制肖像(上)及1790年再次展出的自画像(下)中,人物表情皆为露齿微笑。
继而,勒布伦的微笑在巴黎掀起了一场微笑革命。以勒布伦为先驱,法国大革命时代涌现出一批有身份的女性面露微笑的画像。
绘有《马拉之死》的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795年为德赛黑载特夫人(MadamedeSriziat)绘制肖像画时,顺应勒布伦掀起的微笑风潮,为夫人增添了露齿的笑容。
笑若露齿,要唇干嘛?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活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曾于1778年(左上)、1783年(右上)、1787年(左下)、1788年(右下)四次为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绘制五幅肖像(其中1783年持玫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有两幅),并因此闻名,身份不可谓不高贵。但真正高贵的人通常是面无表情的,就像王后安托瓦内特一样,不仅要笑不露齿,不露齿的微笑也不行。
1703年,法国教士、教育家、改革家、天主教组织喇沙会的创办者圣若翰喇沙(St.Jean-BaptistedelaSalle)在其著作《基督教徒礼仪修养规范》中有言:有些人的上唇抬得太高,下唇沉得太厉害,以至于他们的牙齿展露无遗。这有悖于礼仪规范。礼仪规范要求人们不能露出牙齿,这是自然赋予我们嘴唇的全部原因:把牙盖住。
自十七世纪期,笑便成为西欧社会中区分社会阶级地位的标志,无论是在绘画还是生活中,只有穷人、色佬、酒鬼、智力尚未发育完全的人以及戏子才有开口笑的特权。
西欧社会很早就注意到笑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同语言使用一样,笑还是不笑,对于划分社会阶层有着重要的意义。英国作家厄内斯特萨科威尔特纳(ErnestSackvilleTurner)于1963年出版了作品《管家先生看到了什么:二百五十年间的仆人问题》(WhattheButlerSaw:TwoHundredandFiftyYearsoftheServantproblem),书中在描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主仆关系时重点强调了笑的作用:当时的社会风气鼓励小姐们对自己的仆人进行人文关怀,允许仆人定期休假、教仆人读书识字,但并不鼓励主仆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要极力避免主仆之间展露笑容这样的事情发生。
济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