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实际上为中国与西方势力下一次交锋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雅克萨之战宛如落日余晖,帝国随即陷入漫漫长夜之中。或许,对处于康熙盛世的清朝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与强大的外来军事势力处于一个频繁而不具有摧毁性的有限战争的状态,这样才能激发它在战争中为追求效率而推动变革如同同时代欧洲各国间所进行的战争;但清朝却获胜了从这个角度上讲,这简直比失败更糟糕。
雅克萨大捷 资料图
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郭晔旻,原题:雅克萨大捷比失败更糟糕:为1840年屈辱埋下伏笔,节选
胜利蒙蔽了清廷的眼睛
在鸦片战争败北之后,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清人惊呼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实早在150多年前的雅克萨战争中,中国军队只能凭借压倒性的数量优势长期围困少数凭借火器、堡垒的欧洲近代化军队,已经显示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雅克萨之战的爆发表明,一个前所未有的,比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传统骑马民族更具有威胁的强邻沙皇俄国,就此出现在了中华帝国北疆!
当时清军的步兵火器不如俄军已是不争的事实。纵然是清军的国之利器,所谓红衣大炮其实也是欧洲的舶来品。在进攻性武器方面,此时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何况,从郑军炮击热兰遮城堡使用的是24磅炮而清军轰击雅克萨所用的则是6磅炮这点上也可以看出,中国自身的火炮水平,在郑军攻台到雅克萨之战这二十年间,也在大踏步地后退。
自从明末引进中国后,红衣大炮在明清之际的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威力获得了时人的高度称赞。1642年4月,清军用红衣炮轰击明军坚守的塔山城,将城墙轰塌二十余丈,步兵趁势从缺口杀入,塔山就此失陷。入关之后,清军更是利用铁子大如斗的红衣大炮攻破了地势险要,且是凿重壕,立坚壁的潼关,迫使李自成起义军退出西北根据地以致最后败亡。而这种在中国国内战争中所向无敌,视坚城为朽物的火炮,竟然不能奈俄国在雅克萨的区区土木堡寨何,遑论当时欧洲流行的棱堡(正面是多边形,没有射击死角;凸出城墙的角形楼塔,容易使敌军炮火打滑,产生跳弹)!换言之,中国的筑城技术也已经不如西方。
攻不如彼利,守不比彼坚。在北极熊数十年间张牙舞爪、横行黑龙江流域的背后,是还在苦苦追赶西欧国家发展脚步的俄国的军事技术竟然领先中华帝国!这种北方政权对中原占有技术优势的局面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也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遗憾的是,沉浸在雅克萨大捷喜悦中的清廷上下无人注意到这点。战后清廷理藩院设俄罗斯馆以待朝贡互市之人,仍将俄国人视为臣服大清天子的边荒蛮族。即使经历了一次战争,清廷对强大对手的真实情况依旧浑然不知,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清人还以为俄罗斯人是蒙古别种。
比失败更糟糕的胜利
在此同时,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正如火如荼,俄国这只双头鹰的精力完全转向了西方。在欧洲所进行的战争使他忙不过来在远东再打仗,所以他就选择了贸易。在恰克图(在今蒙俄边界)蓬勃发展的中俄边境贸易一度达到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使得俄国受益颇丰,俄国商人在贸易中获利高达百分之二百至三百,而俄国政府从其中获得的关税收入一度占到其全部关税收入的三成左右。或许这才是之后的170年里沙皇俄国安于在远东与大清帝国和平共处的真正原因而绝不是它无法承受二次雅克萨之战总计不过千人的损失。实际上,雅克萨之战后,从莫斯科护送戈洛文伯爵前去参加《尼布楚条约》谈判的俄军即多达近两千人。到了1689年,西伯利亚的俄军总数已经翻了一番,超过9300人。
作为胜利的一方,大清帝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胜利意味着什么东亚再也不是孤立的世界了,而且天朝已经沦为技术上落后的一方,只是依靠人数优势和较短的补给线才勉强获胜。随着在未来的岁月中,清朝火器技术的日益停滞,以及欧洲国家有效补给线缓慢但不可逆转的向东伸展,雅克萨战后《尼布楚条约》带来的和平,实际上为中国与西方势力下一次交锋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雅克萨之战宛如落日余晖,帝国随即陷入漫漫长夜之中。或许,对处于康熙盛世的清朝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与强大的外来军事势力处于一个频繁而不具有摧毁性的有限战争的状态,这样才能激发它在战争中为追求效率而推动变革如同同时代欧洲各国间所进行的战争;但清朝却获胜了从这个角度上讲,这简直比失败更糟糕。
济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