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了保证国防军和德国国民的粮食供应,德国在苏联占领区实施彻底的掠夺政策。1941年,德军过度征收粮食导致其后方占领区出现了无粮区,整个地区一片荒芜,从前线到后方的300公里范围内,连配种的家畜和谷种都被搜刮一空。为德军第六集团军供应粮食的哈尔科夫补给区就变成了这种所谓的无粮区。这一政策导致在1941-1942年间仅在哈尔科夫就有11918名当地居民饿死。
正在枪决游击队员的德军士兵,注意最近的那名士兵,脸上显然还带着笑容。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赵国星,原题:二战时期苏联如何开展游击战本文系节选
纳粹德国军政领导人在入侵苏联之前,对苏联的整体实力存在严重误判,天真地认为战争将在1941年内结束,并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对于有可能出现的苏联游击武装同样毫无准备。随着原计划的落空,德国国防军除了要应对正面战场上苏军的压力,也被日益活跃的苏联游击队所困扰。与一般人们的印象相反的是,德军在治安战中的主力其实是国防军。不过尽管德军竭尽全力抽调部队到后方清缴游击队,但是由于前线吃紧,德军不得不专门成立了用于清缴游击队的保安师,负责各个集团军群后方地区的治安,德军的保安师最初有9个,后来增加到了14个。除此之外,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仆从国也提供了相当部队用于反游击战任务。但即使如此,德军在占领区的治安兵力仍然严重不足,根据数据统计,平均每3平方英里地区只有2个德国士兵。
从1941年年底到1942年年初,苏联游击队迎来了战争中最寒冷的冬天,整个德军后方的苏联游击队只剩下3万人左右,但是德军剿灭游击队的妄想仍然破灭了。随着战争的长期化带来的各种资源短缺和前线部队供应不足,德国人迅速撕下了亲善的假面具,露出了以战养战的獠牙。为了保证国防军和德国国民的粮食供应,德国在苏联占领区实施彻底的掠夺政策。1941年,德军过度征收粮食导致其后方占领区出现了无粮区,整个地区一片荒芜,从前线到后方的300公里范围内,连配种的家畜和谷种都被搜刮一空。为德军第六集团军供应粮食的哈尔科夫补给区就变成了这种所谓的无粮区。这一政策导致在1941-1942年间仅在哈尔科夫就有11918名当地居民饿死。此外,从1941年侵入苏联开始,德国人一方面残酷的虐待俘虏,导致本来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的苏军战俘大量死亡,另一方面却又在战区强征平民,修筑道路、铁路和野战工事。1942年以后,为了缓解人力资源的短缺,德国占领当局一面以强迫手段掳掠了大批平民前往德国充当奴隶劳工,另一面稍微改善了苏军战俘的待遇,使之充当奴隶劳工或伪军,这种前后矛盾而又残暴短视的占领政策自然会激起民众的反抗,从而成为游击队滋生的土壤。
有一种观点认为,德国入侵苏联初期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如果德国占领当局采取怀柔手段,势必能够争取到苏联民众的支持与合作。但其实从历史上看,德国武装力量在反游击战中使用无情的镇压手段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普法战争、19041905年德属西南非洲的赫雷罗族起义、一战占领比利时和法国期间,德国(普鲁士)军队都展现出了凶狠而暴虐的一面,二战中的德国国防军无非是在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而已。在反游击战中,残酷的手段虽能一时平息抵抗,长远看只能带来恶性循环,无论是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采取三光政策和铁壁合围的日军,还是在陷落苏区实施五光十杀和保甲连坐的国民党军,最终都难以彻底剿灭游击武装,德军在苏联的境遇也是如此。正如马克斯布特(MaxBoot)在《隐形军队:游击战的历史》中所做的总结:仅仅定期的扫荡或警戒搜索行动,甚至像纳粹那样残酷的镇压手段都会失败,原因是平民知道起义者会在军队撤走后回来。因此德军的暴行除了激起更多的仇恨之外,却无法有效控制占领区,在残酷的围剿下,苏联游击队的规模反而越来越大,逐步成为仅次于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欧洲第二大游击武装。
1985年拍摄的苏联电影《自己去看》(Идиисмотри)的剧照,这部影片真实的反应了德军镇压游击队的残酷手段,以至于得到了令人毛骨悚然这样的评语。剧情中将大批通匪的平民关进谷仓中活活烧死的情节,在德军的反游击战中是非常常用的手段。
济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