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移动互联网的高潮仍然不退。在打车软件烧钱大战之后,那些直面“衣食住行”等市场刚性需求的O2O应用依旧高调。近日,在酒行业人士的朋友圈中,刷屏的不止是世界杯,还有“酒快到”。
这是一款依托于LBS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其所在位置5公里范围内的酒类商铺、商品信息,并结合用户订购、商家配送完成酒类商品O2O销售的移动应用平台。上周以来,“酒快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十一个重点城市全面启动试运行,并将“9分钟送到”作为线下配送的目标速度。
然而,一周以来,“酒快到”却因其屡屡“食言”,引来消费者大量抱怨,同时,行业中,关于其的争论也此起彼伏。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酒快到”上线之初就因名气而不断受到关注,但时至今日,这款App上显示的功能却非常简单,不足以匹配其“愉悦购酒”的市场宣传,“酒快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酒快到”从上线之初,就一直打着即时购酒的口号——“9分钟送达”,9分钟真能送达?
一般来说,30分钟就被看做是酒类物流配送的一个门槛,能够成功地将用户下单到送酒上门的时限压缩在30分钟以内,已经是区分本地化配送服务实际价值的分水岭,而“酒快到”做出“9分钟送达”的决策更是震惊了整个行业。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因为与“酒”谐音而想给用户留下关联性的印象,这样的策略未免显得太不成熟。
为此,记者在国贸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对“酒快到”进行了现场的测试。打开“酒快到”搜索,确实可以看到周围密集分布的各类酒商铺,而最近的商铺距离记者仅仅有280米。记者选择了最近的一家店铺,选择一瓶牛栏山二锅头,在电话完成订购后近一个小时才收到酒。在记者采访的多个消费者中,大部分人都反应,使用“酒快到”,看到商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是挺近的,但是却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收到酒,让人感到“这么近,那么远”。
因此,姑且不去讨论“酒快到”的战略定位是否正确,如果在实际配送中真的做到了9分钟“秒送”,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了“愉悦”的体验,那么整个行业也会为之赞叹。但实际效果是,9分钟显然很难送到,微博上关于“酒慢到”的吐槽可以证实这一点。记者尝试给列表中某家看起来比较小型的店铺打电话,得到的回答却是“不了解‘酒快到’送酒的事情”,普通消费者如果遇到了,结果只能是“酒没到”。
在业内人士看来,“9分钟送达”的概念要大过实际。中酒网的CEO顾建兴更直言称9分钟送酒上门是“扯淡”,违反常识。众多行业人士也直呼,限时9分钟?不如改送“速效救心丸”。
不过,按照“酒快到”总经理贾婧峰的说法,通过“酒快到”消费者可以查找附近5公里范围内的酒类零售店铺,理论上讲,消费者可以挑最近的买,也许就是自家小区的某个店铺,那么9分钟送达也是有可能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对终端商户的培训不够,且配送途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判的意外,使得“9分钟送达”这一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终端控制力弱 消费体验差?
“酒快到”另一个被业内诟病的来自其和线下门店的关系。如“酒快到”所言,就如同打车软件和出租车的关系,“酒快到”仅提供一个平台,“‘酒快到’不参与门店的配送、顾客的上门体验及付费。”而通过服务这些零售商,实际也就服务了厂家和经销商。
然而,这在业界看来,“酒快到”因对终端的低控制力、缺乏物流供应链的支持等,导致其在配送、服务的方面监管缺失。因为“酒快到”O2O平台模式最重要的是对终端门店的产品信息管理,因为这可能对用户体验直接产生影响。
一方面,终端的产品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库存、配送等都是动态数据,线上展示是否能及时反映终端情况,决定了用户体验的优劣。另一方面,现在的O2O大多整合传统渠道,而传统经销商们习惯了简单的“打款、进货、卖货”模式,在配合O2O严密紧凑的系统管理上还需要适应时间。“哪怕只有2%的管理不到位,都可能对用户体验造成不良影响”。
O2O的核心在于体验和服务。因此,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酒快到”未来能否保证良好的消费体验,能否帮消费者减低服务风险一定是消费者最介意的。
对于消费者和业界的质疑,“酒快到”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应是,“我们正在不断地优化系统,丰富产品体系,同时也在努力加强对终端商户的标准化培训。同时,我们也在考虑设置一些奖惩机制来补偿消费者,激励商户,一起来实现‘9分钟送达’的目标”。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