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总之,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人口管理,基本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人口呈螺旋式上升,庞大人口初基在清中叶奠定;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疏人口分布格局在宋元时期初步形成;从明朝开始,中国开始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充实边疆的移民现象。
山西人走西口,西行经杀虎口出关,便进入蒙古草原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10月31日B4版,作者:李玉林,原题为:《清中叶,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奠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趁此,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的有关人口问题。
商: 开始形成长寿、多子思想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为了解决内部纷争和摆脱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威胁,多次迁都。尤其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口大迁徙。为了迁徙的顺利进行,盘庚制定了严厉的政策。据《尚书盘庚》记载: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之,无遗育。即在迁徙过程中,盘庚将对叛逆不逊、诈伪奸邪、犯上作乱者,轻者割掉鼻子,严重的将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而对听话服从的良民,则将在新都城永建乃家。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商代的青铜器上,已经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
周: 重视人口管理
周朝十分重视人口数字的统计,设有许多掌管人口事项的官员。据《周礼》记载,专门负责人口统计的官员司民(司命),每年要把国都与郊野的人口,注明性别,登记在户籍册上,生者登记,死者注销。人口数字上报给周天子时,他要慎重其事,要拜而受之,登于天府;大宰负责安排人口在农业、苗圃、虞衡(林矿)、薮牧(畜牧)、百工(手工业)等部门的分配;媒氏负责男婚女嫁,男30岁,女子20岁,必须结婚;司徒负责考察各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分析它们与居民的关系,以趋利避害,让百姓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地繁衍生息;此外还有司商、牧人、场人、廪人等管理与人口相关事项的官员。
西周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调查。《国语周语上》记载,在公元前789年,周宣王在江汉之间被姜戎氏打得全军覆没,于是准备在大原(今甘肃固原)进行人口调查,补充兵源。但大臣仲山父反对周宣王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调查,理由是:王室受到了重创,实力锐减,人口稀少,进行人口调查,其实是公开示弱,会让诸侯们轻视而不亲附。王室可以通过相关官员,秘密掌握人口数字,不必再进行公开的人口普查。
西周也和商朝一样,流行多子多福的思想。在周代的歌谣中,关于子孙繁昌的祝福很多。《诗经》中有: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宜尔子孙,振振兮、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汉: 人口锐减,鼓励生育
秦朝的人口约为2000万人,但秦末汉初,天下大乱,方之六国,无损其二,三分之二的地方都发生了战乱,生灵涂炭。汉初,人口下降为1200万人。汉惠帝、吕后两朝,实行休养生息,人口逐渐增加。汉惠帝实行鼓励生育政策,规定民间女子15岁到30岁未出嫁的,要罚款5算(120钱为1算)。
到汉文帝时,天下富裕,鸡鸣狗吠,烟火万里,小米一石(150斤)只要10来钱。到汉武帝初,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富家足。国家粮仓里的小米,陈陈相因,充溢露积在仓库外;国库里的铜钱,累积成山,穿钱绳都腐朽了,无法计算。
到汉平帝时,全国人口约为6000万人,但人口分布不均匀,陕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边境地区更甚。出于政治安全的考虑,汉朝把罪犯、贫民和豪强势族,进行大规模移民,迁徙到边远地区。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上王莽改制失败,导致战乱天灾频繁,人口锐减。
到东汉光武帝时,全国人口只有2100万人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汉安帝、汉顺帝时,人口才又达到约5000万人。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剧,天下乱。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在战乱、饥饿与瘟疫的摧残下,到三国时期,全国人口只剩下1000万左右。
济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