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头长息肉 结肠息肉是不是该一切了之

2016-12-22 09:21:58 来源:济宁新闻网

43岁的周先生腹部长期闷胀不适,有时还隐隐作痛。上周他因最近一段时间老是便血,且里急后重,他以为自己长了痔疮,又担心肚子里有更严重的问题,毕竟已过了不惑之年,于是请假来到肛肠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人一大跳。周先生的肚子里,从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再到直肠,一共长了0.2—0.3厘米;0.5—0.6厘米,大大小小100多颗息肉像珍珠一样,共有80多厘米。在距离肛门50厘米处还有一个3.0—3.5厘米大小的肿物,表面充血糜烂。手术切除后做病理检查,确认这是一个腺瘤。至此,困扰周先生已久的病因终于水落石出。据悉,他已在医院手术治疗后身体恢复良好。

肚子里哪来这么多息肉?人为什么会长息肉?

结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说直白点,就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结肠息肉开始很小,但是因为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医生对结肠息肉非常重视。

人的肠道内为何会长这么多肉疙瘩?带着读者的困惑,笔者特地走访了肠道专家谢主任释疑。谢主任介绍说,息肉的形成与遗传、年龄、感染、生活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临床观察发现,息肉的形成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据一份统计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人得此病,那么有约20%的几率传给下一代,比如父亲是息肉癌变,子女患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3倍。关于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年龄方面,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40岁以后呈高发趋势。

饮食生活习惯方面,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据悉,文前说到的周先生,就喜辣,且抽烟喝酒,这次手术后,他已经把烟戒了,酒也要少喝。另外,久坐少动也是结肠息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读者询问,有了结肠息肉是不是该一切了之?

一旦发现肠内有息肉,无论是哪种都应切除。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直接在肠镜下切除;大于2厘米的息肉,若无法在肠镜下切除,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改日再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手术之后并不就万事大吉,必须坚持随访,因为约1/ 3的肠息肉是多发性的,在原部位摘除息肉后,别的部位还可能长出新的息肉。曾经有过结肠息肉病史者都应该遵医嘱复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

谢主任介绍说,肠道息肉主要分为腺瘤、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炎性息肉。从年龄分布来讲,肠息肉比肠癌早发十年左右,很大一部分肠癌都是由肠腺瘤变化而来的。肠黏膜转变成肠腺瘤性息肉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从腺瘤性息肉转化为肠癌的时间约为5年,所以,在腺瘤性息肉尚未转变为肠癌时就将其摘除,能减少肠癌的发病几率。

谢主任让笔者转告读者,40岁以后是肠息肉和肠癌的发病高发期,要引起注意,建议去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家族性遗传倾向易感人群若有多发性息肉,又不适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最终将发生癌变。

哪些人群应早做肠癌筛查?

肿瘤专家指出,定期接受体检筛查,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结直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一是因为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5年-10年才能发展为癌症;二是因为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癌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治疗痔疮时医生“顺便”可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癌。让医生们担忧的是,患者有症状,却因为怕麻烦不做检查,自己又意识不到会发展到肠癌。据介绍,现在许多医院都开展义诊和免费筛查,就是希望普及预防肠癌的科普保健知识,引起市民的重视。专家建议以下八类人群应早做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