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症状跟发烧相似 不可忽视的传染病

2016-10-18 16:12:39 来源:济宁新闻网

预防登革热,主要要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今年7月以来,广东省中山、广州、佛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发生登革热传染病疫情。清远也未能幸免。据了解,清远也先后出现了2例病患。

昨日,记者从清远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2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院。清远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登革热病毒传播性虽然不像“非典”等传染病强势,但也不要忽视,要做好防蚊灭蚊等预防措施。

1

11月清远共有2个登革热病例

11月份,清远发生了登革热疫情,出现了2例病患。

清远市疾控中心昨日表示,鉴于东南亚多个国家及我省多个城市均有登革热疫情,初步认为清远的疫情为输入性病例,确切的感染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统计,今年7月以来,中山、广州、佛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发生登革热传染病疫情。截至10月21日,今年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568例,比去年同期上升697%,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

为了应对好疫情,广东省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登革热患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要指定登革热定点收治医院,并开辟专门医疗区域,预留足够床位,配备必要设备,提高救治能力。收治医疗机构要做好院内防蚊、灭蚊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2

婴幼儿老人及孕妇是重症高危人群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云南、浙江等地。

“登革热主要发生于雨季,在广东省为5—11月。”清远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张科长表示,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并可持续多年,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则可能因为体内的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

临床显示,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主要是二次感染患者、伴有基础疾病者(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婴幼儿、老人及孕妇、严重营养不良者等。

感染登革热后,潜伏期一般为3—15天,通常5—8天。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24小时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一般持续5—7天。

3

登革热症状跟发烧相似

清远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张科长告诉记者,感染登革热之后,很多病状跟感冒发烧类似,所以很容易被市民忽略。但登革热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市民若有以下症状,得去疾控中心或指定地点检查。

登革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2—7天,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4

清远已成立应急专家委员会

目前,清远市疾控中心成立了现场处置小组和应急专家委员会,随时应对出现的疫情,密切关注登革热疫情动态,对各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此外,还在多处设置监测站。清远市区江心岛、喜来登等场所进行病媒生物监测,数据显示江心岛诱蚊/卵密度指数为0;喜来登诱蚊密度指数为1.03%,诱卵密度指数为0,密度均比较低。

张科长介绍,登革热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精神异常,个别病人病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妄想等精神症状,病情恢复后,多恢复正常。急性肝炎,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肿大,血清肝酶升高,胆红素多正常,病情恢复后,肝功可正常。其他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心肌炎、尿毒症、吉兰—巴雷综合征及眼部病变等。

清远市疾控中心表示,登革热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市民可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把蚊虫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防蚊纱网等,效果也很不错。

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单价疫苗可产生增强性抗体,有增加登革出血热的可能,故目前研制的疫苗多为多价混合型疫苗,四型混合的减毒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免疫保护作用。

不过,广东省疾控中心近日表示,由法国疫苗公司赛诺菲帕斯得研发的“黄热病、登革热症嵌合式疫苗”目前已进入最后的临床测试阶段,预计最快将于2015年面世。该疫苗能同时预防四种血清型的登革热症病毒,而马来西亚是此疫苗的临床实验地之一。目前有一批健康儿童参与临床实验,马来西亚卫生部和登革热研究专家正密切地观察疫苗的反应。

治疗小贴士

据了解,登革热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2、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3、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应注意脑水肿发生。

4、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5、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6、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