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社交压力”?派对攻略:酷小孩未必去派对

2016-08-06 08:27:49 来源:济宁新闻网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西方年轻人都特别爱玩,教室外的校园生活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嘉年华,奔放、肆意又热闹。因此在很多中国留学生的潜意识里,去派对上拍上几张和欧美朋友花花绿绿的合影,是个需要完成的一个“项目”。换句话说,对于派对的各种想象使这项娱乐活动也成了不少出国学习的人的一种隐形“社交压力”,参加派对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留学生“融入”当地文化的一个标志。

记得在伦敦生活了三四年之后,我有一次在会议上偶遇一位刚到苏格兰某大学读硕士的中国女孩,对方找到我这个“老留学生”很兴奋地说初来乍到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但她听说我住在伦敦后,第一个问题居然是:“平时伦敦都有什么派对?”我被问得一时语塞。脑子里飞速检索,但不幸我参加过的派对真是屈指可数,而对方惊讶的表情让我自己都对自己的留学经历产生了怀疑,好似忽然被人揭穿,才发现自己的人生如此“不完整”。

我这个“老留学生”被问得委屈,但怎么才能让她相信“酷小孩未必去派对”呢?有类似苦恼的不止我一个,我有个学妹曾跟我说,国内的亲戚朋友常叮嘱她一人出国在外,要经常去派对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可是”,这位呆呆的萌妹子苦笑着坦白说,“我真不明白在派对上怎么才会结识新朋友,尤其欧洲的派对几乎晚上9点左右才开始,而那个时候我都已经开始犯困了呀!”

朋友的困惑让人忍俊不禁,不过也说出了现实。其实即便是欧美的年轻人,也未必都是无条件的狂欢动物。比如我在读研究生时候的意大利闺蜜琪凯拉,她在西西里老家可是有名的派对女王,一周不和朋友组织两三次聚会好像都对不起西西里的天气似的。除了上班,用“不是在狂欢就是在去狂欢的路上”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但是到了伦敦,她却矜持起来。我俩去过几次规模中等的伦敦各校研究生的派对,但似乎也只是入场喝了一杯饮料吃了一点小食,便悻悻地溜了出来。不过这倒也不奇怪,派对要有死党与半生不熟的朋友混合搭配才开心,面对一屋子“陌生人的热闹”,连派对女王都有发怵的时候呀!

即便对于处于张扬年纪的欧美学生来说,参加派对有时也存在一种出于“融入”的压力:比如对于大一新生,没有什么能比一张聚会上快乐的照片更直观地向父母亲朋证明自己已是能把持大学独立生活的成人啦!“努力”去派对和努力去学习似乎一样重要。但也不乏剑走偏锋的,比如前几年我的几个学生就针对那些天生没有派对细胞的同学,组织起了“禁酒俱乐部”,而且因其提倡“真成熟的人不放纵”的观点,一下子成为新生中最时髦的社团!所以你看,交朋友的方式很多种,酷小孩未必去派对!

济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