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难忘的邂逅(留学素描)
那一年,在国内过完暑假,回到英国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我的大学坐落在英格兰北部小城普雷斯顿市,下飞机后还需转乘火车才能到达。在离开伦敦希斯罗机场来到火车站时,发现买票的窗口前已排起长队。我拖着行李来到队尾,不一会儿,一位英国女士排在了我的身后。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可队伍前进的速度依旧缓慢。我等得有些着急,开始不由自主地向四周环顾。这时,一句发音不标准的中文“你好”传入我的耳中。顺着发声把头转向后方,只见身后的英国女士正一边好奇地打量我,一边继续尝试着用汉语问:“你是中国人吗?”我笑着向她点了点头。
实际上,眼前的这个场景我早已熟悉。留学期间,我不止一次在街头遇到不相识的英国人,他们用简短的中文和我打招呼。但在刚下飞机不久就遇到英国人对我说中文,还是令人倍感温暖。
开始时,我以为这位英国女士只是想与我闲聊。但当她用英语告诉我,她其实算是半个中国人的时候,我有些出乎意料。我仔细地端详这位英国女士才发现,虽然她有一张典型的洋人面孔,但神态却像极了中国人。这位女士大约40多岁的年龄,戴眼镜。她身上显现出的中国气息使她看起来像是一位在学校教书的老师。这位女士停顿了片刻后告诉我,她的父亲是中国人。遗憾的是,由于她的中文水平有限,所以尽管一直向往着中国,却从未去过。只见这位女士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并翻到空白页,用笔在本上写下了“黄七女”3个汉字。尽管字迹不很工整,但能看出一笔一划都十分用心。她向我解释说,这是她的中文名字。由于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又是家中的女儿,所以父亲给她起了“黄七女”这个特殊的中文名字。说到这里,这位女士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我将她的中文姓名念了一遍后,她又模仿着我的发音重复了一遍。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这位女士得知我马上要去往普雷斯顿,她连忙提醒我应该去其他窗口买票。原来,也许是时差的影响,头脑有些糊涂的我竟然排到了预定车票窗口的队伍里。我买好票又回到预订车票的队伍前,准备向这位女士道别。当我称她为“黄女士”时,她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可能她对这个称谓还不熟悉。但我相信,从今天起这位女士会十分希望人们称呼她为“黄女士”。
与黄女士的短暂接触使我联想到我的一位英国大学同学。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英国大学课堂,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和不适应,也不知道该如何融入异国学生中,孤独感油然而生。作为班里唯一的一名外国学生,这更使我感到茫然。然而有一天,上课前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一个女孩长得酷似中国人。与此同时,她也关注到了我。
下课后,我与这个女孩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经过相互介绍,我得知她叫卡洛琳,家在北爱尔兰,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来自中国广东省。虽然她讲话时带有浓浓的爱尔兰口音,甚至有时我得请她多重复几次才能听懂她的话,但她身上的中国气息顿时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特别是当卡洛琳戴上墨镜的时候,俨然就是一个中国女孩。从那以后,每次上课,卡洛琳都特意坐在我旁边。当我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时,她会为我解答并指导我做重点记录。在完成团队作业时,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卡洛琳小组的成员,她也尽可能多地给我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以此来获得好成绩。卡洛琳的出现让我不再觉得孤单,她也是我留学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向导。有了卡洛琳的热心帮助,我逐渐适应了英国大学的学习。我也通过卡洛琳慢慢地走进了英国学生群体,拥有了很多的朋友。卡洛琳是我那段留学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记得在一次聊天中,我和卡洛琳都惊讶地发现,我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冥冥之中更让我觉得这个混血女孩和我有着难解的缘分。
在火车站遇到的黄女士和我的大学同学卡洛琳,她们都是拥有华人血脉的“混血儿”。她们生在欧洲,但始终对于中国怀有一份特殊感情。所以,每当她们与中国人相遇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萌生出亲近之情。从中,我也深深地感触到了她们内心深处的那份中国情结和父母辈心中那永远割舍不去的乡情。(陈 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6日 第 06 版)
济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