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暴露在手机辐射下小白鼠有少数患两种癌症

2016-05-29 08:16:37 来源:济宁新闻网

27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官方微博发布一条“美国政府研究发现使用手机与患癌存在关联”的微博,仅在一小时十分钟内,阅读量就达32万。这是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

在长期以来有关手机是否影响人类健康的争论中,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发现。真的这么严重?看了详细内容,发现可以淡定一点。

小白鼠身上发现两种癌症

《国际商业时报》27日报道,手机普及以及使用频率升高,过去10多年中,人们对手机辐射是否致癌一直争论不休,科学家也迟迟没有定论。本月22日,美国密歇根的一名医学博士还致信《华尔街日报》说:“手机可能致癌的机理尚未发现。”没必要告诉公众,手机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近20年前指派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研究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NTp的任务是确定和测试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经过NTp的多年研究,这项经过同行评议的部分研究结果发现,在暴露于手机辐射下的雄性小白鼠中,少数患上两种癌症——脑神经胶质瘤和心脏神经鞘瘤。

26日,与这项研究有关的一份报告说:“鉴于手机在各年龄段用户中的普及性,由手机辐射引发的致病率非常小幅度地上升,也会对健康产生大面积影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发言人,还没有就此发表评论。负责监督NTp这项研究的NIH方面本周早些时候说:“之前大规模研究收集的数据,发现了癌症与使用手机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很有限。”

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

“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因为实验小白鼠癌变的细胞,与之前手机流行病理学研究的癌变细胞类型相同。”2009年退休前负责这项研究的罗恩·梅尔尼克说:“这个巧合太让人吃惊了。”

据非电离辐射报告网站《微波新闻报告》的消息,今年2月,意大利博洛尼亚拉马齐尼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实验小鼠在极低频率(50赫兹)的电磁场中,罹患心脏神经鞘瘤的几率显著上升。

美国的这项研究是手机对健康影响方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研究项目之一,耗资2500万美元。梅尔尼克说:“人们一直认为使用手机对健康没有影响,我认为这项研究将终结这一说法。”

2500只大小老鼠

2005年,NTp选择了芝加哥的一家实验室展开实验。研究人员说,因其复杂性,实验在设计和建立上就花费了好几年时间。

这项实验在由21个专门设计的非电离辐射室组成的地下实验室进行,超过2500只的大鼠和小鼠在两年多时间里被暴露在不同频率的辐射中。实验采用了手机通讯中最常见的无线技术,GSM和CDMA。

大鼠被暴露在900兆赫的无线电射频能量中,小鼠被暴露在1900兆赫的射频能量环境中,每只老鼠一天在无线电辐射中待9小时。

《华尔街日报》称,研究结果尚未公布。不过,《财富》杂志27日的报道说,暴露于GSM和CDMA中的雄性老鼠,各有3.3%患上脑神经胶质瘤。在CDMA辐射中,6.6%雄鼠心脏发生病变。在高能GSM模式中,1.1%的雌鼠发生大脑病变;2.2%的雌鼠在低能CDMA辐射中发生脑神经胶质瘤病变。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雄鼠中出现癌症的几率和手机辐射成正相关,而雌鼠中没有发现这种类似的关联性。另外,暴露于无线射频能量中的鼠胎,出生时体重大多偏轻。

对照组存活率反而更低?

《财富》杂志报道说,在这项实验中,有两点需要强调:一、老鼠不是人类;二、这些测试引发的肿瘤几率很小。

报道指出,奇怪的是,在长达两年的实验中,不暴露于辐射中的对照组老鼠,存活率实际上还低于暴露于辐射中的实验组老鼠。

两年时间有可能成为老鼠死亡的变量吗?

《微波新闻报告》报道,鉴于此项研究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NIH正在进一步审理研究报告。NTp方面说,完整的实验结果将在2017年秋季发布。虽然研究已经过同行评议,但是公开征求意见将在2017年年底结束。

上世纪80年代,手机开始商业化大规模普及。在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方面,唯一一项共识是,能量足够高的手机辐射会使人体组织发热。因此手机被设计成辐射量远远低于这一水平。

手机30年脑癌发病率没上升

美国官方的立场是,科学证据并不表明手机存在健康风险。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将手机列为2B类致癌物,这类物质对人类致癌性的证据有限或不足,一些泡菜和咖啡也在这个名单里。

许多其他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威胁。本月发布的一项澳大利亚脑癌发病率调查报告显示,自手机30年前开始普及以来,脑癌发病率没有上升。其他国家的调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目前尚不清楚这项研究对美国政府手机安全建议的影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已经知悉这一研究。目前的手机安全标准主要关注手机辐射的热效应,最新的证据可能导致手机安全标准的改变。(杭州网-都市快报综合报道)

济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