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11月30日电 (张添福 马占玉)记者30日从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为破解农牧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同时填补乡镇卫生院高级医疗人才短缺、医疗水平较低等短板,青海省启动2016—2020年度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按照“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扶什么”的原则,“下沉”医疗卫生资源。
如何保证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下沉”?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处负责人介绍,该省发挥各支援医院资源优势,在受援乡镇卫生院派驻支援团队,同时提供设备和资金,帮助乡镇卫生院重点建设1至2个特色专科,培育至少3项适宜技术,并派懂业务、会管理的人员挂职担任业务副院长。
同时,青海省还将受援乡镇卫生院纳入区域医联体、学科医联体、市县乡医联体范围,采取联合门诊、选派专家长期坐诊、参与全科医生团队服务的互利共赢支援形式,带动乡镇卫生院提高技术水平。
此外,青海省规定城市医生在申报晋升中级职称前应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以上,获得中级职称至申报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而对新接收的医学类大学毕业生见习期满后,分批分期下乡连续服务一年。
据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青海省二级以上对口支援医疗机构共派出支援队员527名,开展远程医疗、教育40余次,巡回医疗231次,接收进修学习人员215名,培训村医1462人次,帮助开展19项新业务,建立健全456条规章制度,有效推动了医疗卫生工作重心和资源下沉。
“受援乡镇卫生院不同程度地拓展了新技术、新业务,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完善了操作规范,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管理制度,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该基层卫生处负责人评价说。(完)
济宁健康